標籤彙整: 生物學

論下輩子要當男人好還女人好:社會化與演化角度

        首先,我們判斷「好」或「不好」屬於價值判斷,也就是說,在現實世界沒有「本來就」哪個好,而是「我們認為」哪個好。也因為這樣,這會出現個人差異,因為既然價值判斷是出自內心認知,每個人必有其不同之處。
        而我是男的,雖已盡力保持客觀,但無法保證整篇不含主觀成分,若有人對內容感到性別歧視,則我會說是這個社會本身就性別歧視,這件事是好是壞,也是價值判斷。

社會化

        在大量的意見整理後,我將多數人對於此問題的的判斷條件整理如下(男女一併討論),下輩子當男性(不當女性)的:

  • 優點
    • 生理差異:力氣、身高。
    • 方便或自由:沒有月經、不用被壓、可以裸上身、可以站著尿尿。
  • 缺點
    • 社會責任或壓力:當兵、扶養家庭、感情流露受限制(不可撒嬌、有淚不輕彈)。

而另外有許多是男女類似的觀點,避免討論不完整補充如下:

  • 男性的肌肉需要扎實的練;女性的化妝也需要練。
  • 女性可以在公眾場合手牽手;男性可以勾肩搭背。
  • 男女都需要擔心身材。

        從以上觀點,看似當男性的優點比較多,然而若對照比較會發現,這兩個優缺點的內容根本完全互相解釋。
        生理差異是天生、無法改變的,這樣的生理差異在經過社會化後產生的便是缺點:社會責任。其中的因果關係雖無法證明,但我們應該普遍同意社會賦予男性更多的責任與壓力是因為「他們應該」。換句話說,男性不是因為天生需要當兵,因此力氣較大;而是天生力氣較大,社會因此規定男性當兵。
        而方便及自由同樣也是社會責任的反面,其中雖有些是生理差異,但在價值判斷內會被歸類到此類中者一併放入討論。
註:很容易發現,很多方便或自由內的敘述事實上是生理差異所造成的,我不確定這樣的分類是否適當,但不影響結論。

演化

        若我們從生物演化的觀點看待這件事,我們也只能得到一個結論:男女本身並無優劣之分
        這是當然的,在物種的繁衍上兩性或許負責的是不同的事務,但其重要性肯定是一樣的。我們可以藉由男女比例極度接近來印證這件事,但細微的差別則需要其他解釋,在此不討論。

 

價值判斷

        然而,以上並無法解釋為何在價值判斷上會產生個人差異(為何還是有許多人持堅決立場認為當某性別較好)。我認為有兩個主要原因:

  • 資訊不足或錯誤判斷
  • 權重差異。

        資訊不足所包含的情況包括:男性不了解女性經痛的痛苦;女性不了解男性社會責任的壓力等。錯誤判斷可能是因為誤把優點或中性條件當做缺點,或反之,如:有人認為女性不能風流為缺點,此人可能是男性,卻錯誤判斷女性不能風流。
        權重差異可能是個人差異最主要產生的由來,例如有些男性「特別不希望」承受社會壓力,因此此缺點對於他的影響極大,造成他認為當女性較好。或某人可能是女性,「特別渴望」風流但受到社會壓力而無法實現,因此想成為男性。
註:這兩個原因在其他文章內多次被我提及,我尚未明確肯定原因,有興趣者請參考人生說明書心物因果理論論希望

結論

        當男或當女根本沒有哪個比較好,如果你覺得有另一個比較好,則你不是資訊不足或錯誤判斷,就是你的權重有與他人有差異。
        然而這很正常,資訊不足是無法避免的,因此有許多男人想當女人,許多女人想當男人。

 

參考資料:

後記

        內容可能稍嫌有遺漏,歡迎大家補充,尤其是優缺點部分。
        雖我盡量排除掉價值判斷,但優缺點的分類仍然屬之,這部份有可能受到質疑。我認為這是此主題無法避免的,而我採用的優缺點則是以非常主流的觀點,也就是多數人同意其為優點或缺點的才採用之,應該可以避免此問題。若有質疑,歡迎提出。

—20140223
        根據《自私的基因》補充為何男女比例相等,印證演化上的雌雄並無優劣之別。
        個體看起來無法隨意選擇小孩的性別,但基因可以。若精子希望他擁有較多的男孩,它可以多生產Y精子,若母親希望只生女兒,它可以分泌某種選擇性的殺精液。
        族群選擇論無法解釋為何海象社會中所觀察到的交配現象中只有4%的男性,但為何有過多的男性在族群中浪費資源。假設在海象社會中,只生女兒的突變基因產生了。一開始雄性比例不會減少,所以雌性不會有找不到配偶的煩惱,所以此基因可以散布開來,而造成性別比例不均,但這時那些擁有少數兒子的雙親們便擁有了極大的好處,所以生兒子的基因便會開始散布開來。事實上,生等量的兒子與女兒個演化穩定的策略,任何違背它的必會遭到損失。

幽默概論

導讀

為何女性的擇偶條件中,通常都會有幽默此一條件?
如果你是女性,你是否好奇男性的幽默為什麼會有吸引力?幽默本質上的由來?如何才是幽默?為什麼女性常自稱笑點很低?
如果你是男性,你是否好奇為何逗女性笑在男女互動間顯得如此重要?或為何自己會不自主的在女性朋友面前搞笑?或是否羨慕那些富有幽默感、能吸引異性的同性朋友?

 

大綱

  • 定義
  • 本質與動機
  • 行為
  • 生理基礎
  • 演化意義
  • 父系霸權
  • 統計數據
  • 參考資料與文獻
  • 後記

定義

幽默來自英文「humour」,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的定義,「幽默是一種可以刺激發笑以及產生娛樂的傳播方式。」《牛津英語辭典》則將幽默定義為 「一種娛樂他人、使他人感到滑稽的能力。」由此可見幽默是一種能夠引發笑聲以及充滿娛樂效果的特質,並且幽默須經由傳播方能產生效果。幽默也被視為 一種內化並且再定義社會真實的認知過程,這個過程帶來愉悅的感覺,並且會使人們發出笑聲(Apte, 1985) 
而幽默感是一多向度的人格特質(Hallett & Derks, 1998)

本質與動機

1. 優越論(Superiority Theory) 
優越論主張笑源自一種優越感,這種優越感來自藉由他人曝露出的弱點突顯
自身的優秀,人們發笑是因為覺察到一股榮譽感油然而生(Critchley, 2002)
優越論的哲學立論主要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霍布斯而來,優越論強調的幽默面向是帶有規訓意味的,Billig(2005)認為霍布斯根本就把揶揄當作幽默的核心,而揶揄是自私的,因為這種自私來自揶揄他人的缺陷短處,即使人們自我譏諷(self-mockery),其本質依然與嘲笑他人一模一樣,因為人們拿現況與以前的自己做比較,進而產生優越感。因此,優越論的幽默對於那些被揶揄的人而言,並不是一種令人愉快的幽默形式(Meyer, 2000)
2. 不和諧論(Incongruity Theory) 
不和諧論又翻成不一致論或怪誕論。此派的基本論點是,幽默是突如其來地結合兩種看似天差地遠、毫不相干的概念或事物,進而引發喜劇效果(Billig, 2005)。與優越論和釋放論相比,不和諧論強調人理性的認知層面,排除情感和心理因素。
Meyer(2000)認為不和諧論的幽默遊走在挑戰社會規範的邊緣地帶,它以一種可被社會大眾接受的方式違背社會常理進而製造差異,這種差異不具有過分的威脅性但也不過份世俗。此類幽默近似於周安華(1993)所說的岔道式幽默與語配式幽默,岔道式幽默製造主觀預想和客觀結果之間的巨大落差,引導接收者的思路和情緒,最後再一語道破,製造驚喜;而語配式幽默則是玩弄語言文字的矛盾與不一致性,讓人們大吃一驚進而發笑。
3. 釋放論(Relief Theory)
釋放論認為笑聲是一種釋放的途徑,笑允許人們將平時被禁止的想法和能量宣洩出來,因此幽默就像是一個安全閥機制,讓人們正大光明的嘲笑他們害怕的事物,政治笑話特別與人們的恐懼和焦慮有關(Rybacki, 1991)。釋放論雖然源於Spencer,但直到佛洛伊德在《笑話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 一書中深入解析釋放論,該理論才為人所熟知(Critchley, 2002)
釋放論的主要論點是,笑聲經常伴隨著一種脫離拘束的抒發。「如果這個尊貴的、肅穆的、莊重的屬性受到貶抑,那一瞬間我們就從慣性的拘束狀態中解放出來,獲得快樂。突然釋放的能量激流通過全身。」(Bain, 1865)因此釋放論的幽默帶有攻擊性和反叛性,透過譏諷和反諷,人們因而獲得瞬間逃離的自由,當人們揶揄平時不該揶揄的對象時,這種釋放性的愉悅尤其強烈,笑聲就像是對社會秩序的反叛,挑戰社會規範(Billig, 2005)。因此釋放論的幽默情境時常是倉皇失措或是與爭議性議題相關的(Meyer, 2000) 

行為

「有幽默感的女人,不是會說笑话的女人。是聽男人講話時,笑得出的女人。」蔡澖
女性不需要幽默就能吸引人,而讚揚男性幽默就像是說女性漂亮一樣,換句話說,幽默就是男人的外表。德國研究發現,女人喜歡找一個懂得逗樂她的男人,男人則喜歡找能被自己的把戲逗樂的女人(Eric R. Bressler & Rod A. Martin & Sigal Balshine, 2006; Walker, 1988)。因而當陌生男女進行自然交談的時候,女人笑的燦爛程度預示男人約她的欲望,而男人笑的燦爛程度則與他對女人的性趣無關。因此男人在他想交往的女人面前,總是設法把她逗笑,就像雄孔雀開屏示愛一樣。 

生理基礎 

根據史丹佛大學的研究,男女的幽默反應系統大部分是相同的,我們同時運用語意知識的部份,但女性大腦的左前額葉皮層更活躍,這表示女人的大腦更注重語言的執行性加工、獎勵中樞更靈敏。研究還補充了一點:雖然獎勵更靈敏,但期待沒有男性更高。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通常女性的笑點比較低、較容易被逗樂女性天生喜愛幽默。

演化意義 

幽默時常會涉及到性,這樣的玩笑來自的認知是:
人生不過是一場必敗的努力,錢和名利無法遏制陽物的逐日疲軟。
男性在繁衍上所需負的責任較小,足以開玩笑的空間因此越大。但女性肩負繁衍任務、不能隨意放棄,因此不能像男人那樣肆無忌憚的談論性的幽默。 

 

父系霸權

看似無害的幽默從來就不是中性客觀的,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中,女人的幽默始終無法取得一席之地,陽剛的幽默被視為正統的幽默,這種幽默場域中的性別不平等,造成女諧星比男諧星更難成功博取觀眾認同。 

演化意義  擇偶

研究者發現,在男女互不熟悉時,男人的幽默感往往代表著聰明、善於溝通、生存能力強。一個女人若能懂得男人的幽默,則代表她溫柔、善解人意(有助扶養後代)。一般來說,由於男性被認為必須在社會中保有競爭力,因此他們比起女性更常展現幽默感(Weisfeld, Nowak, Lucas, Weisfeld, Imamoğlu, Butovskaya, Shen et.al, 2011)。因此有人認為幽默本身就是男性的特質,這表示他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女性不願展現自己幽默的一面。就因為幽默被認為是聰明的標誌、是男人優越感取之不竭的泉源,所以女性便只好做聽眾。 
而幽默的女人往往會讓男人感到不安,因為這證明她聰明。所以,對單身女人而言,幽默這個武器最好慎用,我們也常有機會看到女性用幽默來武裝自己。
         李欣宜(2012
在《我們一家訪問人》節目中,男藝人張兆志被王偉忠問及如果自己的女朋友很愛耍寶,他的感受如何,張兆志搖頭表示他會覺得不太舒服,因為他不喜歡女朋友蓋過自己的鋒芒。言下之意他理想中的女性伴侶最好不要搶他鋒頭,不那麼幽默搞笑。 

統計數據

然而,根據統計數據(Norman P. LI et.al, 2002),女性對於幽默感有穩定、顯著的需求,但卻不是最重要的判斷條件。在十個特質中(physical attractiveness, creativity, friendliness/sociability, intelligence, work ethic, interesting personality, romance, sense of humor, special nonwork-related talents, yearly income)女性看重智力、年收入、友善、有趣個性勝於幽默感;而男性看重外表、智力、有趣個性、創造力及幽默感。性別差異並不顯著。(請參照下表,Norman P. LI et.al, 2002


作用

補充:幽默的作用並不是我所關注的重點,但既然題為幽默概論,便在此稍微提及。
        生理健康上,研究指出笑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免疫力、亦有助於疾病的恢復及提升個體的痛覺閾限(Cousins,1979; Fry, 1992; Hudak, Dale, Hudak & DeGood,1991);在人際關係方面,幽默感有助於人際互動,對人際間可能發生的衝突和磨擦具有潤滑的功能(Kuiper & Olinger, 1998; Nezlek & Derks, 2001);在壓力調節方面,幽默感對壓力具有緩衝作用(stress buffering effects)或調節作用(stress-moderating effects)(何茉如, 1998; Kuiper &  Olinger, 1998 ; Martin &  Lefcourt, 1983)。幽默感具有正向機制,在面臨壓力時可使個體免於將注意力放在負向的想法上,知覺較少的壓力,降低壓力所帶來的不利影響(Deaner &
McConatha, 1993; Kuiper, Martin & Olinger, 1993; Kuiper & Olinger, 1998);在生活品質提昇方面,幽默感具有正向提昇作用(positive enhancement effects),可使人們以正向的態度面對人生與自我(Kuiper, Martin & Dance, 1992),亦促使人們保有正向的情緒,消除負向情緒(Fredrickson & Levenson, 1998; Kuiper & Martin,  1993; Kuiper & Martin, 1998; Carmen & Margaret, 1999)

 

參考資料與文獻

     

    後記

    這篇完全沒有獨創性的論點,主要在整理現有的文獻資料試圖理解問題。本來目標是藉由參考資料激發靈感以解釋問題,但發現參考資料解釋令人滿意。 
    定義與本質與動機及部分內容引用自:幽默的性別權力—綜藝節目女諧星形象建構初探。特別建議對擇偶條件有興趣者閱讀The necessities and luxuries of mate preferences: Testing the tradeoffs一文

    —20140705
    Vsauce:幽默與發笑(3:54)

    當個植物人有何不好?

            當個植物人有何不好?並不是說我們應該躺著不動,放棄一切,而是「動物為何不『順便』行個光合作用呢?」

            行光合作用基本上完全是利大於弊,光合作用所產生的能量不但養的起行光合作用所需的系統,更可以提供給整個生物本生生存,概觀而論,光合作用所產生的能量,甚至養的起整個生態系統。那麼為什麼吃植物的動物們,不躺下來,順便行個光合作用呢?

            沒太陽時,就當原本的掠食者,吃吃植物、吃吃小動物;有太陽時,躺在草地上行光合作用,能量夠了就繁殖一下,聽起來不是很理想嗎?演化為何要如此戲弄人,不讓生物們安逸的過生活,而要受苦受難?

    前言

            這篇雖然主題是「當個植物人有何不好」,但在解決這個問題的同時,牽扯到了兩個我很喜歡的理論:Kleiber’s law與紅皇后假設,因此也花了一些篇幅來說明,並在文後附上一些推薦的延伸閱讀與影片,歡迎有興趣者觀賞。

    可能的解釋

    1. 光合作用系統成本過高

            許多人的思考邏輯是這樣的:光合作用這個系統太強太OP了,勢必不好養,所以世界上才只有植物可以行光合作用,這叫做公平。
    事實上,演化沒有公平與否,只有穩定與優勢。「多餘的能量」就是多餘的能量,不會有什麼養不起的問題,如果植物可以在行光合作用、養光合作用系統之餘把多餘的能量拿來儲存、開花結果,為何不能有多餘的能量拿來運動呢?

            並且,根據Kleiber’s law(圖一),越大型的動物雖然所需消耗的能量越多,但能量運用效率也越高。Kleiber定律來自觀察的結果:若q是動物的代謝率,M是其重量,則q~M^(3/4)。也就是一隻貓的重量是一隻老鼠的100倍,它的代謝量只比老鼠約大31倍。那麼多養個光合作用系統究竟會有什麼問題?至少,以能量層面來說,它應該是可行的吧?

    http://universe-review.ca/I10-83-brainmass.jpg
    (圖一)

    2. 比較利益

            這個說法看似非常的有道理,一個動物既然都會動了,那他的演化方向,就不應該是朝向「製造新的優勢」,而是「擴大現有優勢」。也就是說,既然動物都是掠食者了,那變成「更強的掠食者」,不是比變成「普通強但是會行光合作用的掠食者」來的划算嗎?也就是,這樣的思考邏輯是:把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陽能的工作交給植物們吧,動物們乖乖找食物還是比較實際。

            然而,用比較利益來思考的前提在於,整個生態系必須是一個「可互惠的系統」,這並不是生態系的運作模式,生態系處在一個競爭、成長的動態平衡中,也就是「紅皇后理論」(圖二)。

    (圖二)

            At the top of the hill, the Red Queen begins to run, faster and faster. Alice runs after the Red Queen, but is further perplexed to find that neither one seems to be moving. When they stop running, they are in exactly the same place. Alice remarks on this, to which the Red Queen responds: “Now, here, you see, it takes all the running you can do to keep in the same place”. And so it may be with coevolution. Evolutionary change may be required to stay in the same place. Cessation of change may result in extinction.

            紅皇后理論之命名來自《愛麗絲夢遊仙境》:愛麗絲掉到洞裡後遇到了紅皇后,發現她在前面賣力的奔跑著,愛麗斯為了追上他,也用盡全力跑了起來,卻發現周圍 的景象完全沒有改變,當她停下腳步,周圍的景象也仍然不變。紅皇后說:「在這個國度中,盡全力的奔跑只不過是為了要維持在原地而已。」
            Vanvalen用這個故事描述演化的動態平衡:一切的改變都是為了維持不變,而停止演化的結果就是滅絕(圖三)。

     
    (圖三)

             比較利益的說法必須立基於:「多生產的資源可以提供給互惠系統中的其他個體」,以達成互利,然而生態系統中卻應該是將多餘的資源用於豐富自身族群、繁殖與演化才是。也就是說,個體利益最大化凌駕於比較利益之上,不應該以比較利益來思考。

    問題的解答

            因此,怎麼看都是當個植物人比較好,那為何不呢?
            答案是:生物的起源。

            要找到生命的起源,是採取「由上往下」的策略進行。我們可以將現今所有已知生命共有的特質分門別類,然後從中建立一個理論上最可能的「最終普遍共同祖先」,她叫做LUCA(Last Universal Common Ancestor)。舉個例子來看,因為只有很少種類的細菌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我們推測LUCA本身也不會進行光合作用,如果他會,等於他大部分的子孫都放棄了這寶貴的技能,雖然我們無法否定,但這太不可能了。 -Nick Lane, 2012

            在生命起始的大海中,那時沒有可以自我複製的蛋白質,但海中充滿了養分與氨基酸(不是濃濃的養分,但相比於今日來說,也算是很濃了),而一開始可以自行複製的蛋白質學會了取用身旁的氨基酸來複製,那便是最原始的「掠奪者」,在這之後海中的養分漸漸不足,學會行光合作用的原始細胞得到了優勢,才漸漸擴張開來。

            讓我們回頭看看,生命的起源來自於掠奪,因此光合作用這種「什麼也不拿,自己做」的策略雖好,但無法憑空產生(到底為什麼無法憑空產生,大概是因為生命的起源來自於深海,或光合作用實際的機制遠比燃燒能量要複雜多了,至少對所需酵素來說是這樣)。
            因此,生命先有了「類動物的掠奪者」,才演化出「類植物的生產者」,接著才是古細菌、細菌。

            當個植物人有何不好?沒錯,確實是當個植物人好,但我們不能回過頭來演化,更不可能身為人而憑空演化出光合作用機制(其實有了基因轉殖,也不能說完全不可能),所以只好暫時放棄這個能靜能動的演化策略了。

    延伸閱讀

    後記與感謝
            好像有點離題。
            感謝當時與我討論這個問題的同學鐘力洋,若有其他人有遺漏,煩請通知我補上。

    參考資料與圖片來源

    吃蛋不吃蛋?膽固醇攝取對於體內膽固醇含量的影響與其機制:文獻回顧

    吃蛋不吃蛋?膽固醇攝取對於體內膽固醇含量的影響之文獻回顧 吃蛋不吃蛋?膽固醇攝取對於體內膽固醇含量的影響與其機制:文獻回顧

    Egg or no egg? The effect of cholesterol intakes on body pool and its mechanism: A simple review

    關鍵字 dietary cholesterol, 膽固醇攝取 (cholesterol consumption), 補償機制 (compensatory mechanism), 膽固醇濃度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前言

    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與心血管疾病有明顯的關聯1,但飲食習慣對於血液中膽固醇濃度的影響卻眾說紛紜,過去許多坊間報導宣稱攝取過多膽固醇會提高血液中膽固醇濃度2,但近期卻有報導稱已有研究證實是無關的3。因此本文目的為回顧過去學術研究論文,整理目前學界對於膽固醇攝取是否會影響血液中膽固醇濃度的議題之共識。
    若不在乎研究歷史脈絡,欲先知道結論,請直接跳至文末最新進展之結論。

    聲明

    本篇是簡單的文獻回顧,不包含任何實驗,旨在快速呈現過去的研究及其進展,為求簡要,必然無法討論實驗嚴謹性及爭議之處,重點之節選純屬個人主觀看法,如需完整資訊,建議閱讀原文。對於任何推論,本文不負任何責任。

    機制 (1971)

    吸收與合成

    Wilson (1964)4及Taylor & Ho (1967)5利用動物(狗、老鼠)進行實驗,餵食以同位素標記的膽固醇,發現長期下來體內的膽固醇大多數都是有標記的,而自行合成的只佔一小部分,這表示膽固醇攝取量變多後合成的機制就會受到壓抑。
    至於在人類是否也是依循相同的機制呢?有些研究者認為無論如何攝取進的膽固醇都會被吸收6, 7, 8, 9,但後續研究發現,人體似乎為防止長期食物裡有太多膽固醇,故會限制吸收的總量,在經過相同的同位素標記法的實驗後,發現人的血漿裡的膽固醇中來自飲食的比例依然較少10, 11,顯示人的機制應該是更傾向於抑制吸收。
    到目前為止,研究顯示當人體攝取的膽固醇過多時的平衡機制有:

    • 減少吸收(absorption)
    • 抑制體內合成(synthesis)

    再排放

    Quintao等人12令8位受試者進行高膽固醇飲食,並測量血漿中膽固醇濃度、吸收之膽固醇量,利用平衡法(sterol balance procedure)計算體內之殘留膽固醇,發現體內殘留之膽固醇並不會直接反應在血漿中膽固醇濃度上。

    除此之外,人體攝取的膽固醇越多,吸收的越多,每攝取3g便會吸收1g左右的膽固醇,是呈現接近線性的關係。而除了合成減少外在吸收增加後還有另外一個補償機制(compensatory machanisms):再排放增加。
    因此

    • 膽固醇攝取量增加後的機制:
      • 減少吸收(absorption)
    • 膽固醇吸收量增加後的機制:
      • 增加再排放(reexcretion)
      • 抑制體內合成(synthesis)

    再排放(reexcretion):養分在被小腸吸收後再次被排出到腸道中。

    然而,這兩個補償機制在不同個體間的差異很大,大多數的人體內累積的量不會太多,亦即可以透過補償機制維持平衡,但有部分的人仍然會累積,而這些累積不一定會反應在血漿膽固醇濃度中。

    血漿濃度

    由上圖可以發現,儘管膽固醇的淨平衡(intake minus excretion)是增加的,但卻沒有完全反應在血漿濃度中,血漿膽固醇濃度的增加量不會超過20%,這表示增加的膽固醇是留在體內(body pool)中的其他地方而非血漿中。
    而這個研究無法解釋在身體內的膽固醇是跑到哪了,研究發現兔子所吸收的膽固醇會出現在其體內的許多區域,但老鼠則是有很多出現在肝臟13

    模型 (1992)

    Hopkins (1992)14蒐集了27個研究共76個受試者進行後設分析,並提出一個拋物線模型,描述膽固醇上升量與攝取量和平日攝取量(baseline)之關係。

    [y = 1.22 e ^{-0.00384x_0} (1-e^{-0.00136x})]
    當只有加入適量的膽固醇到每日飲食中,平日的飲食習慣可以預測膽固醇的增加量。這可以解釋為何每人的個體差異那麼大15, 16,平日飲食習慣攝取較多膽固醇的人較不會受到短期的影響,反之若平日極少攝取膽固醇,則單次的增加則會產生較大的變化。
    而對於這個現象的解釋,Hopkins亦提出他的解釋,雖此現象似乎非常直覺,但其對於此現象的解釋稍嫌複雜,故在此不贅述,如有興趣可參考其討論部分。

    最新進展 (2013)

    2000年後之相關研究數量暴增,且更多細部討論,例如區分不同的攝取方式、食物、測量各種類的膽固醇、降膽固醇的各種治療方法比較等等。為求精簡,本文搜尋2000年後之回顧文獻再行回顧,並簡化重點如下。

    • 每日攝取的膽固醇量和心血管疾病相關性的研究目前仍不一致17, 18, 19, 20, 21

    正向關係

    • 每天100mg膽固醇會增加血漿膽固醇濃度 (meta-analysis) 22, 23, 24
      • 增加總膽固醇濃度 2.2-2.5 mg/dL
      • 增加低密度膽固醇 1.9mg/dL
      • 增加高密度膽固醇 0.3-0.4 mg/dL
    • 影響很小25, 26, 27

    無關

    結論

    究竟增加攝取膽固醇是否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濃度?無共識。35

    後記

    有許多省略未討論到的因素包含各實驗室否有控制組、測量受試者基礎值、膽固醇的攝取來源(食物種類)、高密度及低密度膽固醇等。
    本篇靈感來自我體檢報告中偏高的膽固醇濃度,在聽說運動對於控制膽固醇濃度有幫助、飲食效果不大後,本欲設計人體實驗,但檢討過去發文決定先閱讀相關文獻,或許之後補上運動方面效果的文獻。因目前學界無共識,可以考慮進行飲食控制與運動量的2*2變項自身實驗。


    1. Hooper, L., Summerbell, C. D., Higgins, J. P., Thompson, R. L., Capps, N. E., Smith, G. D. & Ebrahim, S. (2001). Dietary fat intake and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ystematic review. Bmj, 322(7289), 757-763. 
    2. 7大好「心」食物 降低膽固醇 
    3. 每天吃3顆蛋,竟可降壞膽固醇!你一定要知道的 5 個膽固醇新常識 
    4. Wilson, J. D. 1964. The quantification of cholesterol excretion and degradation in the isotopic steady state in the rat: the influence of dietary cholesterol. J . Lipid Res. 5: 409-417. 
    5. Taylor, C. B., and K.-J. Ho. 1967. A review of human cholesterol metabolism. Arch. Pathol. 84: 3-1 4. 
    6. Stanley, M. M., and S. H. Cheng. 1956. Cholesterol exchange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 normal and abnormal subjects. Gastroenterology. 30: 62-74.  
    7. Karvinen, E., T. M. Lin, and A. C. Ivy. 1957. Capacity of human intestine to absorb exogenous cholesterol. J. Appl. Physiol. 11: 143-147. 
    8. Borgstrom, B. 1969. Quantification of cholesterol absorption in man by fecal analysis after the feeding of a single isotope-labeled meal. J . Lipid Res. 10: 331-337. 
    9. Dietschy, J. M., and J. D. Wilson. 1970. Regulation of cholesterol metabolism. N . Engl. J . Med. 282: 1128-1 138, 1179-1183, 1241-1249. 
    10. Kaplan, J. A., G. E. Cox, and C. B. Taylor. 1963. Choles- terol metabolism in m a n : studies on absorption. Arch. Pathol. 76: 359-368. 
    11. Wilson, J. D., and C. A. Lindsey, Jr. 1965. Studies on the influence of dietary cholesterol on cholesterol metabolism in the isotopic steady state in man. J. Clin. Invest. 44: 1805-1814. 
    12. Quintao, E., Grundy, S. M., & Ahrens, E. H. (1971). Effects of dietary cholesterol on the regulation of total body cholesterol in man.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 12(2), 233-247. 
    13. Perl, W., and P. Samuel. 1969. Input-output analysis for total input rate and total traced mass of body cholesterol in man. Circ. Res. 25: 191-199. 
    14. Hopkins, P. N. (1992). Effects of dietary cholesterol on serum cholesterol: a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55(6), 1060-1070. 
    15. Jacobs DR, Anderson JT, Blackburn H. Diet and serum cholesterol. Do zero correlations negate the relationship? Am J Epidemiol 1979;l 10:77-87. 
    16. Hopkins PN, Williams RR, Kuida H, et al. Predictive value of a short dietary questionnaire for changes in serum lipids in high-risk Utah families. Am J Clin Nutr 1989;50:292-300. 
    17. Castelli WP. Epidemiolog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Framingham study. Am J Med 1984;76(2A):4–12. 
    18. Martin MJ, Hulley SB, Browner WS, Kuller LH, Wentworth D. Serum cholesterol, blood pressure, and mortality: implications from a cohort of 361,662 men. Lancet 1986;2:933–6. 
    19. Castelli WP, Garrison RJ, Wilson PW, Abbott RD, Kalousdian S, Kannel WB.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lipoprotein cho- lesterol levels. The Framingham Study. JAMA 1986;256:2835–8. 
    20. Klag MJ, Ford DE, Mead LA, He J, Whelton PK, Liang KY, Levine DM. Serum cholesterol in young men and subsequ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 Engl J Med 1993;328:313–8. 
    21. Stamler J, Daviglus ML, Garside DB, Dyer AR, Greenland P, Neaton JD. Relationship of baseline serum cholesterol levels in 3 large cohorts of younger men to long-term coronary, cardiovascular,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nd to longevity. JAMA 2000;284:311–8. 
    22. Clarke R, Frost C, Collins R, Appleby P, Peto R. Dietary lipids and blood cholesterol: quantitative meta-analysis of metabolic ward stud- ies. BMJ 1997;314:112–7. 
    23. Howell WH, McNamara DJ, Tosca MA, Smith BT, Gaines JA. Plasma lipid and lipoprotein responses to dietary fat and cholesterol: a meta- analysis. Am J Clin Nutr 1997;65:1747–64. 
    24. Weggemans RM, Zock PL, Katan MB. Dietary cholesterol from eggs increases the ratio of total cholesterol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humans: a meta-analysis. Am J Clin Nutr 2001;73: 885–91. 
    25. Herron KL, Vega-Lopez S, Conde K, Ramjiganesh T, Roy S, Shachter NS, Fernandez ML. Pre-menopausal women, classified as hypo- or hyperresponders, do not alter their LDL/HDL ratio following a high dietary cholesterol challenge. J Am Coll Nutr 2002;21:250–8. 
    26. Herron KL, Vega-Lopez S, Conde K, Ramjiganesh T, Shachter NS, Fernandez ML. Men classified as hypo- or hyperresponders to dietary cholesterol feeding exhibit differences in lipoprotein metabolism. J Nutr 2003;133:1036–42. 
    27. Greene CM, Zern TL, Wood RJ, Shrestha S, Aggarwal D, Sharman MJ, Volek JS, Fernandez ML. Maintenance of the LDL cholesterol:HDL cholesterol ratio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given a dietary cholesterol challenge. J Nutr 2005;135:2793–8. 
    28. Greene CM, Zern TL, Wood RJ, Shrestha S, Aggarwal D, Sharman MJ, Volek JS, Fernandez ML. Maintenance of the LDL cholesterol:HDL cholesterol ratio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given a dietary cholesterol challenge. J Nutr 2005;135:2793–8. 
    29. Reaven GM, Abbasi F, Bernhart S, Coulston A, Darnell B, Dashti N, Kim H, Kulkarni K, Lamendola C, McLaughlin T, et al. Insulin re- sistance, dietary cholesterol, and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in post- menopausal women. Metabolism 2001;50:594–7. 
    30. Goodrow EF, Wilson TA, Houde SC, Vishwanathan R, Scollin PA, Handelman G, Nicolosi RJ. Consumption of one egg per day increases serum lutein and zeaxanthin concentrations in older adults without altering serum lipid and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 J Nutr 2006;136:2519–24. 
    31. Wenzel AJ, Gerweck C, Barbato D, Nicolosi RJ, Handelman GJ, Curran-Celentano J. A 12-wk egg intervention increases serum zeax- anthin and macular pigment optical density in women. J Nutr 2006; 136:2568–73. 
    32. Mayurasakorn K, Srisura W, Sitphahul P, Hongto P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hanges after continuous egg consumption in healthy adults. J Med Assoc Thai 2008;91:400–7. 
    33. Katz DL, Evans MA, Nawaz H, Njike VY, Chan W, Comerford BP, Hoxley ML. Egg consumption and endothelial func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rossover trial. Int J Cardiol 2005;99:65–70. 
    34. Njike V, Faridi Z, Dutta S, Gonzalez-Simon AL, Katz DL. Daily egg consumption in hyperlipidemic adults–effects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Nutr J 2010;9:28. 
    35. Shin, J. Y., Xun, P., Nakamura, Y., & He, K. (2013). Egg consumption in relation to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ajcn-051318. 

    被限制的進化:從演化觀點理解貧富差距

    Restricted Evolution: A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Toward Economic Inequality

            最近一直在思考貧富差距,說是最近,但也有一段時間了吧。不知道為什麼,最近漸漸覺得,貧富差距真是很有趣,把鐘點戰再看了一遍,貧富差距就是在演化吧。

            富者總是需要貧者,因為需要有勞力來生產,那些玩弄貨幣的人,永遠都可以有更多的資本去創造更高的收益;而若沒了富者,貧者雖能過活,但卻無法刺激進步,因為物質本身的價值有無法突破的物理限制,只有在炒價後才能提升,進而刺激生產。貧者與富者本就互相需要,因此當兩者之間的交流破裂,注定會造成損失。

            但是貧富差距在這樣的環境下會擴大,這雖然是人所不願看到的,但卻是自然、必然的過程,原因來自貨幣的利用效率有著根本上的差異:富者利用貨幣進行生產,貧者卻是用其他價值轉為貨幣。但問題源自於,當貧富差距不斷增加,會發生什麼事呢?
            這就是演化吧,當剝奪者與被剝奪者之間的差距增加,被剝奪者的原始反應就是群起反抗,造成分裂,但兩者又互相需要,雖說分裂是會造成損失的,但這個損失事實上只存在於物種內,在演化的尺度上不是損失,而是進化:一個物種之內分裂成兩個物種,而達成的全新進化,原本的剝奪者會成為食物鏈上層的物種,原本的被剝奪者則待在原先的那個階層。從物種內的尺度來看,這是分裂,但從物種外、演化的角度來看,卻是進化。

            以真實生物為例:
            掠食者都需要獵食下層的動物,沒有了下層的動物,上層的掠食者都會絕跡,被掠食者提供能量生產、餵養上層的掠食者;在人類中,下層的被剝奪者就是尚未分化的被掠食者,他們扮演生產、提供中產階級的角色,上層則是未分化的剝奪者,他們本身不從事生產,但卻有能力消費生產者。
            生態圈中每個掠食者都需要數個被掠食者來供應能量;人類中則是剝奪者需要數個被剝奪者來供應價值,泛指有價值的食物或服務。
            在生態圈中,失去了掠食者後被掠食者會繁榮壯大,但卻只有在環境負載過大時才會有競爭,進而刺激進化;在人類中,失去了剝奪者後被剝奪者也會失去刺激,不同的是會有其他被剝奪者來成為剝奪者的角色,這是因為人是尚未分化的物種。

            生物階層很難突破四層,這是因為能量的利用是很沒有效率的,每傳遞一個階層都會減少百分之十。人位於生態圈中食物鏈的最上層,為何還有辦法繼續演化?這是因為貨幣變了,在生態圈中,可以跨物種傳遞的貨幣是能量,但在人類社會中,我們定義了新的貨幣「金錢」,新的基礎造就新的演化。
            至於為什麼現在人有能力可以繼續演化了?第一,我們建立了新的演化平台,也就是銀行系統。第二,這個新的演化平台非常有效率,造成演化的速度是肉眼可見的。第三,人類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突破原本物種階層間交流的物理限制速度,造成革命性的演化加速。

    本篇重點:

    1. 貧富差距擴大就是在演化,跟物種間的演化類似,差別在於演化平台。這是因為兩階層物種間的關係為掠食與被掠食,完全與人類社會中剝奪(富者)與被剝奪(貧者)的角色並無二致。
    2. 貧富差距若繼續擴大,會造成物種內的分裂、物種間的進化。
    3. 演化平台從原本物種間的能量貨幣,變為效率更高的金錢貨幣,因此產生肉眼可見的演化。

            但人和一般生態圈的動物不同,人是非常需要賦予動物的意義,因此我們普遍追求倫理道德上的正義,這造成多數個體傾向於縮小貧富差距。這在傳統的演化上是未曾見到過的,動物並不會因為要獵食弱小的動物而選擇絕食,更可能為了演化上的利益殺害同種個體。人類的道德社會加速文化演化,卻阻礙物種演化,也阻礙貧富差距擴大。因此暫時維持現在所見的動態平衡:貧富差距傾向於擴大,但道德社會傾向縮小;剝奪者(富者)傾向擴大,被剝奪者(窮者)傾向縮小;由富者所操控的貨幣力量傾向擴大,由多數個體所操控的社會系統傾向縮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