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生物學

為什麼總是男追女而不是女追男

—20140223
        原文是6年前打的,最近閱讀了《自私的基因》一書後已完全可以從演化觀點解釋,我在原文只大略提到了演化與生殖器上的解釋,原文保留於後。

        演化最初的有性生殖,是從同型配子開始的,也就是兩個一樣的的精子和卵子(事實上,根本無法區分)。而這兩方都會提供等量的基因到新個體中,也貢獻了相同數量的養分。
        這時若有一個配子因為突變而變得較大,它便有可能散布開來,因為他擁有的養分更多,具有演化上的優勢,新個體會有一個好的開始。然而當配子演化的越來越大,對於自私自利的小配子也產生了好處,他們可以不攜帶養分,只帶著一半的基因與另一個有養分的大配子結合。但小配子必須保證自己能夠找到和特別大的配子結合,因此小配子變得特別會動,能夠到目的地尋找自己能剝削的對象。
        能生產小且移動快速的配子的個體,它的好處就是能製造大量的配子,也可能有較多的孩子,而這是天擇偏愛的。但也可能有另一種的策略,一種大量投資、誠實的策略,它能穩定的生產少量的孩子,也讓自私自利的剝削者有了出路,而大小中等則是不穩定的策略。因此剝削者變得越來越小,且機動性越高,誠實者變得越來越大,以補償剝削者的投資,但他們不會動,因為他總是被剝削者主動追求。
        誠實者都寧愛和另一個誠實者融合,但是將剝削者拒於誠實者門外的力量,和剝削者逃避責任的力量比起來,前者顯然要無力多了。因為剝削者有較多配子可以損失,也因此贏得了演化的戰爭。對於誠實者來說的好處就是,在剝削者間的互相競爭,反而成了替誠實著篩選掉基因不良者的過程。
        結局是,誠實者成為卵,剝削者成為精子。

        這並不直接造成生理上的差異,但生理上的差異對其繁殖方式有直接的好處,因此也是演化上的結果。然而要從上述完美推論到為什麼是男追女就變得有些困難。但可以大致理解為「男性就是剝削者(精子)的化身,而女性便是誠實者的化身。」雖然代表演化機制的是我們的生殖系統,但我們的存在也可以化約成生殖系統的工具,而可以反抗天擇產生的這樣機制唯一的東西便是人性,也就是大腦意識。
        於是男性代表著精子努力散播基因,他要做的並不是等著喜歡自己的女性送上門,而是盡力去追求一個能孕育自己基因的環境(這樣的解釋最趨近自然,但也會因此失去人性)。而女性本身是孕育者,他的策略是穩定的扶養少量的孩子,因此他要做的不是去追求較好的男性,而是在追求自己的男性中做出最好的選擇。

        在這樣的演化機制中,解釋算是完全了。但其實可以推論的更遠,男性註定是剝削者,因為女性在扶養的過程中男性隨時可以離開,也就是女性在生殖過程中要承擔更大的責任,而男性要負責的則是排除其他競爭對手。因此,易受剝削的一方開始受到剝削,造成了現今(多數文化)社會的父權主義。

—20090710 原文
        為了瞭解”為什麼總是男追女而不是女追男”這個問題,我嘗試從哲學的角度來思考,卻還是徒勞無功,只好回到根本-自然。附帶一提,國小三年級這個問題便出現在我的心中…這麼久的蘊釀,希望完備。

        首先呢,要先瞭解「男」並不是一個叫「男」的東西,或許「男人」也可以叫「女人」,這就牽扯到哲學-代名詞的定義,因此這裡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並沒有通式是男追女,在此文章中以被代名詞「男」所定義的「東西」,稱作「男」或「雄」或「公」,定義為女的稱作「女」或「雌」或「母」。

        再者,從生理學的角度,男性的生殖器官是突出的,而女性相反,在本質的意義上來說,突出的當然象徵著主動,這只是在”此宇宙”中的公式罷了,意同於”外八者通常較外向”,但在此卻因果相反,會走路外八通常因外向造成,但是較主動才是生殖器官的突出的結果,不是原因。以充分條件及必要條件更可以完整解釋…

        其次,從生物學的角度,在自然界中的有性生殖動物,常理來講大部分是男性負責求偶行為(意義上求偶行為與人類的追求相同),這在和人類有99%基因相同的黑猩猩上亦同,在簡單的原生生物上也有類似的行為,就連植物也是花粉(精細胞)附著於雌蕊柱頭上,因此我認為,這種行為(指男追女)應該是在演化過程中留下來的。

        另外,在一文「愛情原始為結合」中,也解釋到了求偶後交配過程完成後的衍生問題,不再詳述請自行點閱。

        若從演化學繼續追究下去,既然如此演化,必有其道理,所謂「適者生存」,那為何會如此演化呢?也許(純推論),是因生殖器官而造成的,但是否在簡單的生物中就存在著生殖器官的不同?這已超出我知識範圍外(暫且保留)。又或許,由男性所產生的個性(或稱生物學上的”行為模式”)較適合負責求偶的工作?(保留)

        以心理學的角度,榮格提出的「集體潛意識」,或許也在影響範圍之內(不了解集體潛意識者請發問或自行搜尋,在此不冗述),根據文獻,男人負責的追求行為在許久以前便有了(文獻大者考古記載,小者民間流傳或故事),也許人一出生變註定”記著”前人的求偶行為,意思是,從前的人的這種模式無意的烙印在腦中,而成為未來行為模式的一部份。

—20090817
        這種觀念是從我國小六年級經由老師的一些開導所產生的想法,在此感謝-吳重震 老師。

純氧自殺

這是由很久以前(幼稚園時)在百科全書看到的靈感得來,再加上一些國中的知識。
首先在印象中,百科全書上寫的是「深呼吸也可以自殺」。

首先解釋引發人類呼吸運動的是二氧化碳而不是氧,所以當腦幹感應到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減少,就算當時含氧量很高還是會造成呼吸急促。 來自知識+
但這還不至於解釋為何吸入過多純氧會死,是因為「擴散作用」,當空氣中沒有二氧化碳而是接近純氧的狀態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會擴散自空氣中,這時候二氧化碳就是死因了,因為血液中沒有二氧化碳呼吸速度也會減慢到幾乎沒有。 來自知識+

根據氧化的概念,過濃的氧氣會造成人體快速老化,產生許多過氧化酶以及自由基,兩者的知識請自行搜尋,許多保養品、化妝品都在「抗氧化」,因此可想而知吸入純氧同時也是反保養的效果。

講了這麼多理論,先談談以前我的人體臨床實驗,受試者是:我。
日期是2006.11.6,半夜睡前,以下敘述為2006.11.7的文章以我現在的語言重新敘述版本。
躺在床上用最自然輕鬆的方法,閉上眼睛,慢慢的深呼吸,每次要五秒左右,中間沒有間隔,不吞口水不必嘴巴。
就這樣三十幾次,基本上完全沒有任何快死的感覺,呼吸沒有變快倒是有一點變慢(這應該是正常反應)。不過蠻痛苦的,嘴巴會很乾,有興趣的人自己試試,深呼吸也是很累的。

回到理論,空氣中21%的氧氣很明顯不至於至人於死,但也或許是次數不夠,麻煩有興趣者試試,若是還活著請提供給我思考,死的話記的先寫遺書讓我知道或死後來找我也可。
就我所能理解的範圍,應該是濃度的不足,因此準備去買幾罐氧氣瓶試試(若有人有的話請通知我),但為了讓大家知道我的實驗結果以免後人重蹈覆轍,我會盡量保持不死。

這不是教你自殺,敬請期待,再補充。

—980722
在yahoo拍賣買了三罐純氧氣瓶花了460,請靜待我還活著的好消息。
要寫的這麼詳細只是以防萬一有個一萬我無法向大家說明不能吸入純氧以免前人死了後人也死。

—980723
突然想到氫氧火,既然都找到純氧了,就順便玩個氫氣吧,但是竟然找不到氫氣筒,或許是太危險,所以打算自製,尋找鹽酸中,誰有請提供?

—980803 下午
終於買到鹽酸了,但是鋅粉卻缺貨,找了鋁箔包和鋁罐,產生出來的不知道是什麼只是一直冒白煙,有人知道生活中有什麼易得的金屬嗎?

—980803 傍晚
請問有誰有辦法將收集起來的氫氣加壓然後做成打氣筒那樣?因為直接將氫氣和氧氣混合在一起稱做找死,目前缺:火材、實驗用廣口瓶、鋅片或鋅粉,但是好像偏離主題了,期待氫氧火。

—980803 22:58~23:02
經過剛剛費時四分鐘的實驗,先在此聲明,我還活著。
首先我照著氧氣瓶的說明,將蓋子遮住口鼻,就像氧氣罩那樣,然後吐氣(因為要開始吸氣了),按下去(就像要噴殺蟲劑那樣),吸一口氣,竟然頭暈了,就是眼前一片黑那樣,也許是第一次用的關係?還有一點塑膠的味道(雖然瓶身畫的是森林)。接下來就用正常速度呼吸,吸氣時按著,呼氣放開,這樣大概持續了100多次,倒是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不過結束後卻有點喘不過氣的感覺(呼吸要比較大口),就這樣實驗至時告一斷落,或許下次做個打球後吸氧氣的實驗。
總之,我沒死。

—1000211
感謝網友瞧楚提供的資料,大約半年前我問過生物老師這類的問題,那時後獲得的答案也是不會因為不做呼吸運動而死亡,但是一直找不到相關的資料,原來關鍵字是氧中毒,請參閱這篇,氧療與保健,以下為引用。

大氣中氧氣約占21%。人類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經過漫長的進化適應,人體的各種生理機能已經適應了正常氧含量的環境。如同缺氧打破了人體自身代謝平衡一樣,攝入過多氧氣也會打破人體自身代謝平衡。但是,人體對富氧環境的耐受能力高於其他動物,而且高度富氧的自然環境幾乎不存在,攝入過多氧氣的機會極少。直到高壓氧問世以後,醫學界才發現和證實了過度攝入氧氣的副作用氧中毒。

使用密閉式呼吸面罩吸入高濃度氧(60%以上),而且超過一定時間以後,或在高壓下吸氧超過一定時間,就會引起氧中毒。例如,在2個大氣壓下持續吸氧2小時5分鐘,可以出現抽搐;在3個大氣壓下,出現拍的時間僅是37分鐘;在2.5個大氣壓下持續吸氧7小時48,在3個大氣壓下持續吸氧6小時20,可使肺活量減少10%,此時的主要症狀是深吸氣時感胸痛,並伴有咳嗽。

這是由於過量吸入純氧,使20多種含羥基(SH)的去氧醇和輔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以至滅活,因而嚴重影響與氫的轉移有關的代謝過程。過量吸入純氧,還會明顯影響三酸的循環,細胞粒腺體中的氧化磷酸化體系被破壞,影響高能磷酸基團的生成過程。還會在被作用的組織中,過多地產生出游離氧。

由於過量吸入純氧,血漿中溶解的氧已經基本滿足了組織的需要,與血紅素結合的氧基本不再解離,因而影響了相當一部分二氧化碳的運輸和排出,促使組織中二氧化碳積聚,酸度增加,也影響正常代謝。

氧中毒造成的影響是全身性的,會對全身身體產生功能性或器質性的損害。由於各器官的敏感程度不同,通常只突出表現在肺及其他表面粘膜、毛細血管;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組織損害,還可以不同程度地造成腦神經和肺部、眼睛的損傷,也有造成溶血的可能。

氧中毒的臨床症狀是:臉色蒼白,出冷汗,頭暈、噁心,甚至抽搐;腳痛,咳嗽,呼吸急促。有些患者出現細胞溶血。孕婦發生氧中毒,會使未成熟嬰兒出生後視力下降。

常壓下吸氧,無論使用單鼻塞吸100%純氧,或是使用密閉呼吸口罩吸濃度低於70%的氧,都是十分安全的,吸氧時間不必限制。如果使用密閉吸氧口罩100%純氧,要在24小時內暫停吸氧4,每次1520分鐘,間歇時間只吸取空氣。需要注意的是,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吸取高濃度氧的時間和濃度應遵醫囑。

常壓下用鼻導管吸氧,是不可能引起氧中毒的。這是因為,在常壓下用鼻導管吸氧時,由於鼻導管僅置於一側鼻孔中,而且流量較低。呼吸時,一個鼻孔吸進純氧,另一個鼻孔吸入空氣,在鼻腔混合後,氧濃度不會超過50%,所以是很安全的,決不會引起氧中毒。因身體缺氧而給予吸氧治療的患者,更沒有可能發生氧中毒。我們在多年的醫療工作中,從來未見到在常壓吸氧中出現氧中毒的患者;甚至在高壓氧艙中治療的患者,只要嚴格掌握高壓氧的壓力時程極限,也極少出現氧中毒的病例。

整理過後得到的結論:死亡的原因有:粒線體中的氧化磷酸化體系被破壞(這我不是很清楚,大概和ATP分解成ADP的過程有關)、氧氣占據紅血球中的血紅素無法排出二氧化碳。

如果依照我原來實驗的方式,我可能要連續吸24小時之後才會出現輕微的咳嗽。

那麼此篇的更新告一段落,十分感謝。

直覺、理智、本能

直覺有許多說法,靠的是經驗的累積,或俗稱的第六感(或女人的第六感),或突然靈光一閃的想法,這種方法對沒試過的人十分大膽,直覺所產生的結果正確率不一定高,應該說因人而異,有些人天生就可以用直覺下判斷,但有些人相信直覺只會造成自己的誤判。

理智顧名思義,就是用理性思考的智慧,基本上理性思考要完全(或幾乎)排除掉感情的因素(至於感情方面可以轉移到第六感),理性思考也牽涉到邏輯判斷,在常見的情況下男性會比女性還多(這又牽扯到大腦皮質的不同),基於這是個十分簡單的概念就不再冗述。

本能,又可以稱作天性,若要以潛意識來比喻,理智就是前意識,直覺就是無意識,而本能則是集體潛意識。也就是,本能是許多人與生俱來的,或許不能共同被發現也不能完全做出區別,但基本上都是存在的。生物的基本活動現象就是求生、覓食、求偶、交配,這都是本能所驅使而不需要經過學習(當然在此不討論經過學習而加強的本能行為),若是將本能行為發揮到極限或許可以超出直覺與理智所及。

這邊簡單的先做出區別與少許補充,日後也許會再增加。
總之,直覺像右腦,理智像左腦,本能像腦幹。
直覺像無意識,理智像前意識,本能像集體潛意識。
直覺是情感,理智是邏輯,本能是天性。
若直覺是文科,理智是理科,本能就像寫名字。
淺見。

澳洲蜚蠊之體驗低氣壓實驗

澳洲蜚蠊,學名:Periplaneta australasiae,蜚蠊科。

摘要與動機: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虐待蟑螂的酷刑,如「蟑螂酷刑30大法 – 深藍論壇」,其中提到針筒法:
「●針筒法
把蟑螂敲昏以後塞到針筒裡面
然後慢慢的壓下去(先不要壓死他唷^^)
然後把針頭堵住
接著慢慢的往上拉……拉……..拉………(對氣壓有概念的應該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吧一v一) 」
稍微搜尋一下後沒有找到有人做過類似的實驗,且因緣際會遇到一隻蟑螂,於是順手買了針筒來做這個實驗。

實驗描述與介紹:將活蟑螂放進針筒後壓至最小體積,保持蟑螂不死,用修剪過的橡皮擦堵住洞口後再用保麗龍膠封口後靜置,固定住針筒後往外拉開活塞使體積擴大,根據波以耳定律氣壓與體積會呈反比變化。
且事先已經過相同封口方法做測試,拉開針筒至最大體積後保持一段時間放開仍可回復至原體積,證明是幾乎完全密封。
根據計算,拉至最大體積時的氣壓約為1/6 atm=0.167 atm。

實驗影片:

實驗結果與感想:到最後蟑螂仍然沒有死,只是活動力減低了,且查資料後發現網路上宣稱蟑螂可在真空中存活30分鐘,請參照「蟑螂為何叫小強呢? – 百度百科」。
於是我最後把它壓死了,擠出來的液體大約有2~3ml。

參考書籍:昆蟲圖鑑,遠流出版社,張永仁、朱耀沂,1998年初版。

-20130815,修正澳洲蟑螂」應為澳洲蜚蠊 」。

家屋斑蠊之近距離狙擊實驗

前言

這個實驗的由來純粹是剛好捉到一隻蟑螂且最近剛好買了把狙擊槍,實驗內容不是非常豐富,附圖。

射擊目標

家屋斑蠊,學名:Neostylopyga rhombifolia。

將蟑螂放在紙杯內,避免彈飛蓋上保鮮膜。

射擊武器

AWP,初速約160m/s。

實驗過程

一開始花了些時間瞄準,為增加臨場感,附上第一人稱視角,狙擊距離大約為6~7m。

射擊影片,經過剪接,0:02時第一次射擊,1:13第一次特寫,1:47第二次射擊,2:07第二次特寫。
忘了開麥克風。

 
實驗結果
第一次射擊將他右側炸掉約1/4,第二次炸掉下半部1/3後不再掙扎。
結果圖,點圖可放大。
後記
狙擊槍很重,手很酸
它一直趴在杯子邊緣,瞄準面積很小,加上要攝影,非常難瞄準。
射到很爽。 
-20130815
這次狙擊目標為較常見的澳洲蜚蠊。
射擊場景如圖,將蟑螂放在塑膠袋內,用膠帶固定在白紙上,以便觀察,將白紙固定在紙箱中間,後方是沙包緩衝。
射擊距離540cm。
完整射擊影片,有聲音,請直接跳到2:14第一次射擊,之後連續射擊n發,中間的雜音是上膛聲,射擊到目標時的是沙包緩衝的聲音,命中率約9成。
噁心碎片照
結束後的第一視角
外傳
單純提供初速可能無法理解沖擊力道,因此附上椅子受損照片,厚度約1.5cm塑膠,射擊距離7m。
正面(撞擊面)

背面

特別的是正面並沒有凹洞,撞擊點一樣平整,只是變薄透光或破洞,背面則有同樣大小的凹洞,像隕石坑一樣。估計是沒有材質可以吸收力道的緣故。點圖可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