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理性與感性

問題與導讀

        人究竟是不是理性的,理性好嗎?是否該追求理性?感性是理性之下的產物?為什麼每個人的定義都不同,誰的才是較好的定義?崇尚理性的人哪裡不好?感性會出錯,那其價值何在?為何哲學家休謨(Hume)視情感為構成完整人類本性的一部份,且勝於理性?從演化上來看,我們竟是感性的動物?感性會出錯,理性有缺陷,那麼我應該如何是好?

前言

        這篇共五千多字,主要是因為定義問題非常的複雜,但一理解它,便主要解決了整個問題。而整篇的重點在於理性與感性的擴大定義所產生的問題,人應該追求純粹的理性或感性則在第二部分與心物世界做連結。若沒有大量時間閱讀,建議優先參考定義部分與心物世界,結論非常精簡,亦可先讀,有不理解之處再回到本文。如果只是我感謝有提到而你根本沒興趣的人,歡迎直接跳到後記與感謝接受之。

大綱

  • 粗略定義 
  • 意識
  • 演化
  • 定義
    • 理性的擴大定義
    • 感性的擴大定義
    • 定義問題
  • 心物世界
    • 略提心物世界
    • 追求純粹理性
    • 追求純粹感性
    • 不純粹的我們
  • 理性與感性的優劣
    • 理性與感性的獨特價值
    • 感性的錯誤
    • 理性的缺陷
  • 結論

粗略定義

        理性是邏輯判斷的能力;感性則是受情感驅使的驅力。當我們用邏輯判斷做出一個決策,我們便說那是理性決策;當我們受情感驅使做出行為,則是感性的決策;當兩者不分軒輊時,我們說是理性與感性在拉扯。這些定義非常不精確,並可能產生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就是主要要釐清的目標。

意識

        理性的邏輯判斷勢必要在意識之下進行,但感性卻相反,感性受到情感驅力,可以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驅使人行動,換句話說,那是潛意識的決策,但我們仍可以意識到此趨力的存在。舉例來說,當愛一個人時,會有無意識產生的趨力誘使人做出赴湯蹈火的行為,但我們很容易意識到這個影響行為的趨力,並可以用理智、邏輯思考判斷這樣的行為是否恰當。

演化

        生物無意識的決策都是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選擇,或說做演化穩定策略ESS(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例如狼群選擇群體行動並非是為了團結心或歸屬感,更不是因為邏輯推理後發現這是最好的選擇,而是「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通常承認這些行為模式是在他們的基因中被預設好的,他們沒有意識到行為的決策過程,而是受到天性驅使,並非理性或感性操控。

        面對沒有意識的動物,我們不會說他是感性或理性的,那是因為這時區分感性與理性沒有意義,一個純粹受本能驅使的動物並無感性與理性之分,這不代表以意識來區分理性與感性不恰當,而是在無意識的動物之下這兩個詞彙是不適用的。

        但當人或某些有意識的動物有能力理性思考時,理性便和感性有了區分。當一個人判斷他是否該離開部落單獨行動時,他可以以邏輯推理,思考離開與留下兩個決策的優劣,並計算期望值,最後得到一個最佳行為(真實的思考過程可能不會這麼複雜,但過程是類似的);或者,他也可以純粹因為歸屬感而留下,或因為受其他部落的異性吸引而離開。前者的判斷是理性決策,而後者是感性決策。

定義

理性的擴大定義

        然而,我們會發現理性決策的過程中,似乎可以考量感性層面的因素。換句話說,在計算期望值時,衡量得到的報酬時似乎容許計算感情上的收益,這時理性的計算似乎就涵蓋了感性層面。例如上例中,離開部落的決策除了離開的代價外,仍可以計算了離開所能獲得的「感情收益」,也就是抱得美人的情感報酬。

        這時我們通常認為人的「理性決策」並非「純粹的理性」。而這樣的由來是,許多時候我們會尋求最快、最有效率的決策過程,因為耗時或耗能過多的決策個體都會失去演化上的優勢,心理學上的兩個概念可以充分解釋這樣的簡化過程:簡則(heuristic)與基模(schema)。

        因此,感性變成了一種決策過程的簡化工具,感性的存在使我們可以更快速、有效率的在某些情況下做出判斷。而理解了感性的本質後,便會發現這其實與簡則是相同的,因此可以推論感性是一種簡則。舉例來說,一個判斷婚姻是不是划算的行為的人,他會在判斷過程遇到許多瓶頸,他很難推估婚姻的收益,無論他的最終判斷是什麼,他勢必都會比純粹因為愛情而接受婚姻的人花上更多的判斷時間與心力,這足以證明感性是縮短理性決策過程的一個工具。

        但這時若重新檢視理性的定義,便會發現定義上的不完整,為何邏輯判斷中可以計算進感性收益?若兩者獨立,理性判斷應該排除感性收益才對。換句話說,宣稱感性是理性下的簡則這種說法,是建立在「人是純粹理性」的前提之下,這種說法認為理性計算可以涵蓋感情上的收益與成本,且這是容許計算的,因此理性擴大定義的結果便涵蓋了感性。事實上,這便是有些人所接受的理性定義,因此他們較為崇尚理性,但以大眾的定義來說,理性這時的定義太廣,理所當然的包含進了感性,而我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定義,因為在這情況下感性與理性的區分變得沒有意義。

感性的擴大定義

        當我們回到動物性的本能,可以發現動物的一切行為都有其趨力,而這些趨力是無意識的,在人身上亦同,我們每天會多次感受到想進食、嗜睡的慾望,經驗感性趨力的同時,我們可以做出理性判斷來決定是否從事此行為。舉例來說,當我們想進食時,可以藉由理性思考增加體重的代價、金錢上的負擔與延後進食的成本。然而,這時的理性又與感性重疊了,從生活中常見的例子我們都可以發現,儘管我們再如何理性計算,都可能會涵蓋感性層面,且任何行為都可以說是受到感性的趨使。例如食慾驅使進食、求偶的慾望驅使打扮、增加擇偶條件或生存機率驅使念書,甚至,理性思考是由自我實現或無意識的制約所驅使的。這時,變成感性涵蓋了理性。

        同樣的,當我們這時重新檢視感性的定義,便會發現這是擴大感性的定義之下必然的結果,感性是無意識的驅力,這些驅力決定了我們的行動,而無論這些行動有無受到理性檢視,他都是受感性驅使的。我們仍然不會認為這是一個好定義,因為在這定義之下理性也顯得沒有什麼價值。

        事實上,根據感性的擴大定義,所有動物會變成都是感性的,但對無意識的動物來說,說他們是感性沒有意義。因為所有動物都是受本能驅使的,因此可以推論所有動物,包括人,都是感性的。同時,因為人是感性的,這很容易讓人得到這是為什麼人之所以為人,因為人可以主動壓抑本能的驅力而顯得特別,因為理性是可以壓抑感性的唯一選擇,也就是人的特別之處,有別於其他動物,我們多出了理性的選擇。

定義問題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我們心中真正對感性與理性的定義呢?我認為,沒有人知道。我們可以先假定有一個真實的理性與感性的定義,而我們的定義接近他,但略有差別,一些稍微把理性擴大定義的人,他會很容易發現理性的價值,並稍微崇尚理性;一些稍微把感性擴大定義的人,他會感知到感性的驅力之無可避免,並稍微崇尚感性。

        而我們可以想像一條光譜,中間是理性與感性的標準定義,一端是純粹理性主義者,也就是理性的擴大定義的結果;另一端是純粹感性主義者,也就是感性的擴大定義的結果,而位在這整條光譜上的人數大致上成常態分布,因此純粹理性者同意純粹理性者的定義,但會與中間的一般人產生爭議。我們無法區分哪邊是好的、或應該修正到哪個位置。甚至,可能有些人同時處於兩個位置,在某些特定條件下他會在某些位置「浮現」。

        然而,我們可以肯定多數人不是位於純粹理性或純粹感性的位置,因為這時感性和理性之中會有一個定義變得狹隘而失去意義,這對一般人來說是少了一個溝通的詞彙,並沒有實質上的意義。因此,我們可以大致上說,一般人接受整個「感性理性概念光譜」上的「一段定義」,但他們不注重細節,或未曾去思考它,因此沒有發現之內的矛盾。當我們強迫一個人做出他的定義時,他可能會偏向某一邊,但會發現這好像與他平常的定義又有些不同,因此這最終會變成一個定義問題。

心物世界

略提心物世界

        在我們要判斷追求純粹的理性或感性之間,我要先對心物世界做個說明,而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我會在另一篇文章中詳細介紹,因此這邊只大略提及。

        心物世界是物理世界與心理世界的總稱。心理世界意為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建構在我們的腦海中,藉由我們所接受到的訊息來建立,其中包含了知覺甚至幻覺,而後經由認知處理,建構出一個我們所理解的世界,這稱之為心理世界。

        而物理世界則是藉由物理定律所建構出的世界,他忠實、客觀的描述了世界的模樣,並且不會因為觀察者的不同而改變,物理世界不存在價值判斷,所有事件都是中性、無善惡之分的。我們通常認為物理世界就是真實世界,但這點仍有待討論,不過以下會建立在物理世界就是真實世界的前提下做討論,詳細情形請看「心物世界」一文。

追求純粹理性

        我們通常承認物理世界就是真實世界,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要追求的可以是物理世界的標準,或心理世界的滿足。

        而衡量物理世界的方法便是理性。舉例來說,若我們要做出一個經濟決策,我們必須做出利益最大化的考量,而非快樂最大化,儘管兩者決策都有其價值,但情感的最大化在現實世界是無法衡量的。為了追求可衡量的價值最大化,這時我們要以理性判斷來做決策,換句話說,這時我們可以拋棄一切感性價值,追求可衡量的價值的最大化。

        舉例來說,我們要追求經濟上的利益最大化時,便可以放棄計算做投資時的「不理性成本」,如不快樂,也要放棄從事非利益最大化的其他行為的報酬,如跑去遊玩的快樂,而這時經過理性計算的任何決策,都會符合物理世界的利益最大化。

        這樣的好處是,物理世界在每個人的認知中是極度接近的,當我們衡量的標準是相同時,絕不會產生標準不一的主觀性問題。並且這是許多人所追求的目標,在溝通上可以避免許多麻煩。例如當我們要衡量物理世界的成功時,我們可以換算所有資產,得到一個標準的數字,而沒有人會因為感知到的數字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論。然而問題是,容許別人計算不一定是絕對的好處,某些人不太在意他人的評價,而這時追求理性對他的好處變得很低;另外,當一個人所追求的標準是客觀、可計算的時,其他人可以輕易的得知他的行為模式,並可能有不良後果。

追求純粹感性

        若我們要追求心理世界的滿足,我們可以選擇如「快樂最大化」這樣的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做的便是從事「可以得到最多快樂」的行為。這時可以拋棄一切現實世界的所得,只顧追求自己認為可以得到快樂的事。

        然這樣的問題是,在其他人的心理世界中,與自己所建構的未必相同,因此會產生差異。例如我們在估算心理世界的成功時,可以推估一個人所經歷的成就感、滿足感與名譽,但這些在他人心中是無法有相同感知的。一個出家的僧侶可能有極高的滿足感,但我們無法得知那有多少,甚至連估算都有困難。

        同樣的,這也不是純粹的缺點,無法在他人的心理世界中有相同的估算並不意味著不好,不能被客觀計算不表示快樂沒有其價值,這同樣會因為每人所在意的權重比例而有差異。詳細的權重計算方式請參考人生說明書

不純粹的我們

        但一般情況下,我們追求的是心物世界的同時滿足,但每人其分配比例不同。舉某些極端的人為例,某些人單純追求功名利祿,因此受人質疑其心靈生活是否滿足,但可能這完全不在他個人的衡量標準內。而某些人單純追求心靈生活的滿足,例如每日靜坐修行、開心過日子,這也會受人質疑其物質生活是否能被滿足。

        因為一般人所追求的同時涵蓋了心物世界,這造就了一般人對理性與感性的追求是接近的,因此大多數人對感性與理性的定義也為在光譜的中段附近。所以我們通常都是不純粹的理性感性主義者,換句話說,我們通常都是由感性與理性交織而成。

理性與感性的優劣

理性與感性的獨特價值

        某些人會發現,成就感最大化看似也可以用理性來衡量,他們宣稱我們可以理性計算從事行為所得到的成就感多寡,並計算其報酬。但事實上,當我們在估算情緒感覺的多寡時,用的就是感性,這是絕對無法避免的。問題是我們要形容、描述做出一個決策時的理由,我們只能通常選擇用理性知識去形容他。例如當被問到為何要減肥時,我們可以列舉減肥的好處,這是因為理性較接近物理世界的緣故,而物理世界是與人溝通的絕對標準。

        然而,當我們被問到為何要喜歡一個人時,我們並不能列舉喜歡他的好處,因為喜歡是純粹的心理感受,就算列舉了喜歡的理由,也不是真實的表達心理世界,這是心物世界間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

感性的錯誤

        在理性的擴大定義中,感性可以被視為一種簡則,而就我們所知,簡則是有效率的判斷依據,然其最大的缺點便是會出錯。儘管感性究竟是不是一種簡則屬於定義問題,但感性有時會錯誤是不會受到否認的。最常見的例子是失戀後的人輕生自殺,我們的通常同意這是不理性、負期望值的行為;或是因為對即將倒閉的公司有著極深的情感而貸款營運,最終導致不必要的大額負債等案例,這些都說明了感性是極有可能出錯的。

理性的缺陷

        理性的判斷條件是非常完整的,但也因此導致執行判斷上的困難。在現實情況我們通常無法有效列舉所有收益、成本與可執行的選擇,甚至難以判斷後果或報酬,就算可以,當牽涉到心理世界的量化時,便只能進行估算,而這些估算是極為容易出錯的。舉例來說,當我們衡量該不該追一個人時,我們可以假想愛一個人的程度,並估算愛的程度是否可以抵消追的成本,在其差距很大時或許可以得到一個肯定的結論,但在差距不明顯時這樣的估算只會讓人陷入資訊不完整的「無止盡估算」的悲劇中。

結論

        「理性與感性」是個定義問題,而它的概念集合是一條光譜,所有人在這之上的立場近似常態分布。而應該追求純粹的理性或感性則成為心物世界間的鴻溝所產生的問題,物理世界對應到純粹理性,心理世界對應到純粹感性。但一般人處在光譜的中間,因此同時追求心物世界的滿足及不純粹的感性與理性。

        理性有其客觀性的優點,因此是可溝通的,同時是不易出錯、足夠完整的,但因此導致了效率不彰的缺點。感性有其決策效率高的優點,但相對的容易出錯且主觀不一致。

後記與感謝

        這篇想打非常久,但因為我一直以來崇尚理性,完全忽略了感性的價值,更沒有想到是定義問題,因此一直無法解決。在此特別感謝3月7日課堂上與我討論的同學:謝厚凡、沈柏郡、鄭澈,這是讓我論點完整建立的關鍵時期。另外有長期與我討論感性與理性的價值的人,在此一併感謝:F.C、T.C。同時感謝近期與我討論,引發我重新反思理性價值的人:顧有方、楊傑安。亦感謝連韻文教授 – 人類學習與認知課程中的討論主題:人腦與電腦何者較聰明?及《心與認知哲學》(彭孟堯,2011)內提到的涂林算機,誘發我產生感性是理性的簡則的想法。《自私的基因》(Dawkins,1995)提供我演化的觀點與ESS的概念。

        論點應該都是獨創的,但仍不排除與他人重複的概念。定義問題的概念我一直不知道如何表達,直到近期受哲學哲學雞蛋糕 – 心理利己主義所啟發。

延伸閱讀

  • 心理利己主義
  • 投票行為是不理性的嗎
  • 我在2014/03/06於ceiba討論區對於人腦vs.電腦的問題所作出的回應(當時我仍極端崇尚理性):
    •         首先我對於心物問題的立場是標準的唯物論及化約主義,但前提是科技的充分進展,在生物科技無法完全解釋腦神經科學時,我支持副現象論。
              根據我的立場,電腦絕對可以勝過人類,「絕對」。
              當然,這是非常困難的,人腦的演化是經過長時間的適應過程,電腦的計算能力就算有了heuristic或schema仍難完全模仿,但假若量子電腦一被發 明,所有問題就解決了,電腦不需模仿人類的思考過程,不會產生bias,可以精準的計算每一步的期望值和所有可能性,這時是絕對可以勝過人類的。
              在這之外的問題,所有棋譜在有超級電腦的情況下絕對是可以完全計算出來的,然而人不是電腦,他無法一一對照棋譜並尋求最佳解,所以人還是會有下棋的樂趣,但會變成一個「背譜」居多的遊戲。
              而一些許多人可能產生的問題或疑慮:
      1. 電腦無法理解人類情感:情感被廣義的理智包含在內。回應何文澤助教所提的問題,有情感並不會比較好。我們可以視情感為簡則的一種變形,因此會有錯誤決策的情形(隨便舉個例,失戀後去自殺)。
      2. 電腦無法解賽局:可以。我們都以為電腦是純理性的產物,而絕對無法產生人際間的信任,因此賽局會無法進入合作關係。事實上這是我們對賽局的常見錯誤觀念,現實世界的賽局非 單回合制的,電腦有許多策略可以選擇,而其中的最佳解:tit-for-tat strategy中就包含了合作關係,在此不贅述。
              再次強調我的立場:
              電腦「絕對」可以贏過人類,前提是電腦的演算能力要夠強。無論是下棋,或做任何決策。
              「沒有任何」能力是不可能被電腦取代的。前提是科技的進展足夠。
              但我並沒有否定人腦的價值,這是在自然界中非常有效率的運算模式,電腦的徹底演算法是最強的,但並不是最節省資源的。我加了這句話應該比較容易讓人同意以上論點。歡迎找我討論或辯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