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生理學

為什麼總是男追女而不是女追男

—20140223
        原文是6年前打的,最近閱讀了《自私的基因》一書後已完全可以從演化觀點解釋,我在原文只大略提到了演化與生殖器上的解釋,原文保留於後。

        演化最初的有性生殖,是從同型配子開始的,也就是兩個一樣的的精子和卵子(事實上,根本無法區分)。而這兩方都會提供等量的基因到新個體中,也貢獻了相同數量的養分。
        這時若有一個配子因為突變而變得較大,它便有可能散布開來,因為他擁有的養分更多,具有演化上的優勢,新個體會有一個好的開始。然而當配子演化的越來越大,對於自私自利的小配子也產生了好處,他們可以不攜帶養分,只帶著一半的基因與另一個有養分的大配子結合。但小配子必須保證自己能夠找到和特別大的配子結合,因此小配子變得特別會動,能夠到目的地尋找自己能剝削的對象。
        能生產小且移動快速的配子的個體,它的好處就是能製造大量的配子,也可能有較多的孩子,而這是天擇偏愛的。但也可能有另一種的策略,一種大量投資、誠實的策略,它能穩定的生產少量的孩子,也讓自私自利的剝削者有了出路,而大小中等則是不穩定的策略。因此剝削者變得越來越小,且機動性越高,誠實者變得越來越大,以補償剝削者的投資,但他們不會動,因為他總是被剝削者主動追求。
        誠實者都寧愛和另一個誠實者融合,但是將剝削者拒於誠實者門外的力量,和剝削者逃避責任的力量比起來,前者顯然要無力多了。因為剝削者有較多配子可以損失,也因此贏得了演化的戰爭。對於誠實者來說的好處就是,在剝削者間的互相競爭,反而成了替誠實著篩選掉基因不良者的過程。
        結局是,誠實者成為卵,剝削者成為精子。

        這並不直接造成生理上的差異,但生理上的差異對其繁殖方式有直接的好處,因此也是演化上的結果。然而要從上述完美推論到為什麼是男追女就變得有些困難。但可以大致理解為「男性就是剝削者(精子)的化身,而女性便是誠實者的化身。」雖然代表演化機制的是我們的生殖系統,但我們的存在也可以化約成生殖系統的工具,而可以反抗天擇產生的這樣機制唯一的東西便是人性,也就是大腦意識。
        於是男性代表著精子努力散播基因,他要做的並不是等著喜歡自己的女性送上門,而是盡力去追求一個能孕育自己基因的環境(這樣的解釋最趨近自然,但也會因此失去人性)。而女性本身是孕育者,他的策略是穩定的扶養少量的孩子,因此他要做的不是去追求較好的男性,而是在追求自己的男性中做出最好的選擇。

        在這樣的演化機制中,解釋算是完全了。但其實可以推論的更遠,男性註定是剝削者,因為女性在扶養的過程中男性隨時可以離開,也就是女性在生殖過程中要承擔更大的責任,而男性要負責的則是排除其他競爭對手。因此,易受剝削的一方開始受到剝削,造成了現今(多數文化)社會的父權主義。

—20090710 原文
        為了瞭解”為什麼總是男追女而不是女追男”這個問題,我嘗試從哲學的角度來思考,卻還是徒勞無功,只好回到根本-自然。附帶一提,國小三年級這個問題便出現在我的心中…這麼久的蘊釀,希望完備。

        首先呢,要先瞭解「男」並不是一個叫「男」的東西,或許「男人」也可以叫「女人」,這就牽扯到哲學-代名詞的定義,因此這裡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並沒有通式是男追女,在此文章中以被代名詞「男」所定義的「東西」,稱作「男」或「雄」或「公」,定義為女的稱作「女」或「雌」或「母」。

        再者,從生理學的角度,男性的生殖器官是突出的,而女性相反,在本質的意義上來說,突出的當然象徵著主動,這只是在”此宇宙”中的公式罷了,意同於”外八者通常較外向”,但在此卻因果相反,會走路外八通常因外向造成,但是較主動才是生殖器官的突出的結果,不是原因。以充分條件及必要條件更可以完整解釋…

        其次,從生物學的角度,在自然界中的有性生殖動物,常理來講大部分是男性負責求偶行為(意義上求偶行為與人類的追求相同),這在和人類有99%基因相同的黑猩猩上亦同,在簡單的原生生物上也有類似的行為,就連植物也是花粉(精細胞)附著於雌蕊柱頭上,因此我認為,這種行為(指男追女)應該是在演化過程中留下來的。

        另外,在一文「愛情原始為結合」中,也解釋到了求偶後交配過程完成後的衍生問題,不再詳述請自行點閱。

        若從演化學繼續追究下去,既然如此演化,必有其道理,所謂「適者生存」,那為何會如此演化呢?也許(純推論),是因生殖器官而造成的,但是否在簡單的生物中就存在著生殖器官的不同?這已超出我知識範圍外(暫且保留)。又或許,由男性所產生的個性(或稱生物學上的”行為模式”)較適合負責求偶的工作?(保留)

        以心理學的角度,榮格提出的「集體潛意識」,或許也在影響範圍之內(不了解集體潛意識者請發問或自行搜尋,在此不冗述),根據文獻,男人負責的追求行為在許久以前便有了(文獻大者考古記載,小者民間流傳或故事),也許人一出生變註定”記著”前人的求偶行為,意思是,從前的人的這種模式無意的烙印在腦中,而成為未來行為模式的一部份。

—20090817
        這種觀念是從我國小六年級經由老師的一些開導所產生的想法,在此感謝-吳重震 老師。

鈴聲環境

現代社會的變遷,似乎器物影響價值觀的層面越來大了?
現代人活在「鈴聲」的世界:手機響了才知道有電話,洗衣機想了才知道衣服洗好了,鬧鈴響了才知道該起床,門鈴響了才知道該應門,火災來了警鈴不響沒有人知道。
許多人從小就是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一開始發明的人怎麼知道這東西會不會有後遺症呢?
過了十幾年,普遍了,大家也習慣了,在我們這一世代卻是得開始適應…
在家裡,是否常有或曾有一些經驗,父母叫孩子做事,沒叫他做他不做,沒叫他停他也不停,很明顯的出現後遺症了,大人,以前的小孩沒有在相同的環境中成長,小孩,未來的大人卻是相反。

社會的變遷日漸加大,似乎不能全以人類發展神速來解釋,這已超出人類改變、適應的極限。

—980710 補充:
探究為何會以”耳”而不是視覺或觸覺來察覺危險。
因為耳朵可以聽見四面八方的聲音,眼睛卻只能直視正前方,觸覺是在近距離。(主因)
又眼只對紅、黃光有較大反應,觸覺只對痛覺有較大反應,但人的聽力卻有能力自動過濾雜音,而察覺危險。

附帶一提,相信大家都看過鬼片,下次試著把聲音關掉,會發現一點都不恐怖,綜藝節目或類似的也會利用配音產生類似效果,關掉後常會覺得無趣。

純氧自殺

這是由很久以前(幼稚園時)在百科全書看到的靈感得來,再加上一些國中的知識。
首先在印象中,百科全書上寫的是「深呼吸也可以自殺」。

首先解釋引發人類呼吸運動的是二氧化碳而不是氧,所以當腦幹感應到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減少,就算當時含氧量很高還是會造成呼吸急促。 來自知識+
但這還不至於解釋為何吸入過多純氧會死,是因為「擴散作用」,當空氣中沒有二氧化碳而是接近純氧的狀態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會擴散自空氣中,這時候二氧化碳就是死因了,因為血液中沒有二氧化碳呼吸速度也會減慢到幾乎沒有。 來自知識+

根據氧化的概念,過濃的氧氣會造成人體快速老化,產生許多過氧化酶以及自由基,兩者的知識請自行搜尋,許多保養品、化妝品都在「抗氧化」,因此可想而知吸入純氧同時也是反保養的效果。

講了這麼多理論,先談談以前我的人體臨床實驗,受試者是:我。
日期是2006.11.6,半夜睡前,以下敘述為2006.11.7的文章以我現在的語言重新敘述版本。
躺在床上用最自然輕鬆的方法,閉上眼睛,慢慢的深呼吸,每次要五秒左右,中間沒有間隔,不吞口水不必嘴巴。
就這樣三十幾次,基本上完全沒有任何快死的感覺,呼吸沒有變快倒是有一點變慢(這應該是正常反應)。不過蠻痛苦的,嘴巴會很乾,有興趣的人自己試試,深呼吸也是很累的。

回到理論,空氣中21%的氧氣很明顯不至於至人於死,但也或許是次數不夠,麻煩有興趣者試試,若是還活著請提供給我思考,死的話記的先寫遺書讓我知道或死後來找我也可。
就我所能理解的範圍,應該是濃度的不足,因此準備去買幾罐氧氣瓶試試(若有人有的話請通知我),但為了讓大家知道我的實驗結果以免後人重蹈覆轍,我會盡量保持不死。

這不是教你自殺,敬請期待,再補充。

—980722
在yahoo拍賣買了三罐純氧氣瓶花了460,請靜待我還活著的好消息。
要寫的這麼詳細只是以防萬一有個一萬我無法向大家說明不能吸入純氧以免前人死了後人也死。

—980723
突然想到氫氧火,既然都找到純氧了,就順便玩個氫氣吧,但是竟然找不到氫氣筒,或許是太危險,所以打算自製,尋找鹽酸中,誰有請提供?

—980803 下午
終於買到鹽酸了,但是鋅粉卻缺貨,找了鋁箔包和鋁罐,產生出來的不知道是什麼只是一直冒白煙,有人知道生活中有什麼易得的金屬嗎?

—980803 傍晚
請問有誰有辦法將收集起來的氫氣加壓然後做成打氣筒那樣?因為直接將氫氣和氧氣混合在一起稱做找死,目前缺:火材、實驗用廣口瓶、鋅片或鋅粉,但是好像偏離主題了,期待氫氧火。

—980803 22:58~23:02
經過剛剛費時四分鐘的實驗,先在此聲明,我還活著。
首先我照著氧氣瓶的說明,將蓋子遮住口鼻,就像氧氣罩那樣,然後吐氣(因為要開始吸氣了),按下去(就像要噴殺蟲劑那樣),吸一口氣,竟然頭暈了,就是眼前一片黑那樣,也許是第一次用的關係?還有一點塑膠的味道(雖然瓶身畫的是森林)。接下來就用正常速度呼吸,吸氣時按著,呼氣放開,這樣大概持續了100多次,倒是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不過結束後卻有點喘不過氣的感覺(呼吸要比較大口),就這樣實驗至時告一斷落,或許下次做個打球後吸氧氣的實驗。
總之,我沒死。

—1000211
感謝網友瞧楚提供的資料,大約半年前我問過生物老師這類的問題,那時後獲得的答案也是不會因為不做呼吸運動而死亡,但是一直找不到相關的資料,原來關鍵字是氧中毒,請參閱這篇,氧療與保健,以下為引用。

大氣中氧氣約占21%。人類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經過漫長的進化適應,人體的各種生理機能已經適應了正常氧含量的環境。如同缺氧打破了人體自身代謝平衡一樣,攝入過多氧氣也會打破人體自身代謝平衡。但是,人體對富氧環境的耐受能力高於其他動物,而且高度富氧的自然環境幾乎不存在,攝入過多氧氣的機會極少。直到高壓氧問世以後,醫學界才發現和證實了過度攝入氧氣的副作用氧中毒。

使用密閉式呼吸面罩吸入高濃度氧(60%以上),而且超過一定時間以後,或在高壓下吸氧超過一定時間,就會引起氧中毒。例如,在2個大氣壓下持續吸氧2小時5分鐘,可以出現抽搐;在3個大氣壓下,出現拍的時間僅是37分鐘;在2.5個大氣壓下持續吸氧7小時48,在3個大氣壓下持續吸氧6小時20,可使肺活量減少10%,此時的主要症狀是深吸氣時感胸痛,並伴有咳嗽。

這是由於過量吸入純氧,使20多種含羥基(SH)的去氧醇和輔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以至滅活,因而嚴重影響與氫的轉移有關的代謝過程。過量吸入純氧,還會明顯影響三酸的循環,細胞粒腺體中的氧化磷酸化體系被破壞,影響高能磷酸基團的生成過程。還會在被作用的組織中,過多地產生出游離氧。

由於過量吸入純氧,血漿中溶解的氧已經基本滿足了組織的需要,與血紅素結合的氧基本不再解離,因而影響了相當一部分二氧化碳的運輸和排出,促使組織中二氧化碳積聚,酸度增加,也影響正常代謝。

氧中毒造成的影響是全身性的,會對全身身體產生功能性或器質性的損害。由於各器官的敏感程度不同,通常只突出表現在肺及其他表面粘膜、毛細血管;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組織損害,還可以不同程度地造成腦神經和肺部、眼睛的損傷,也有造成溶血的可能。

氧中毒的臨床症狀是:臉色蒼白,出冷汗,頭暈、噁心,甚至抽搐;腳痛,咳嗽,呼吸急促。有些患者出現細胞溶血。孕婦發生氧中毒,會使未成熟嬰兒出生後視力下降。

常壓下吸氧,無論使用單鼻塞吸100%純氧,或是使用密閉呼吸口罩吸濃度低於70%的氧,都是十分安全的,吸氧時間不必限制。如果使用密閉吸氧口罩100%純氧,要在24小時內暫停吸氧4,每次1520分鐘,間歇時間只吸取空氣。需要注意的是,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吸取高濃度氧的時間和濃度應遵醫囑。

常壓下用鼻導管吸氧,是不可能引起氧中毒的。這是因為,在常壓下用鼻導管吸氧時,由於鼻導管僅置於一側鼻孔中,而且流量較低。呼吸時,一個鼻孔吸進純氧,另一個鼻孔吸入空氣,在鼻腔混合後,氧濃度不會超過50%,所以是很安全的,決不會引起氧中毒。因身體缺氧而給予吸氧治療的患者,更沒有可能發生氧中毒。我們在多年的醫療工作中,從來未見到在常壓吸氧中出現氧中毒的患者;甚至在高壓氧艙中治療的患者,只要嚴格掌握高壓氧的壓力時程極限,也極少出現氧中毒的病例。

整理過後得到的結論:死亡的原因有:粒線體中的氧化磷酸化體系被破壞(這我不是很清楚,大概和ATP分解成ADP的過程有關)、氧氣占據紅血球中的血紅素無法排出二氧化碳。

如果依照我原來實驗的方式,我可能要連續吸24小時之後才會出現輕微的咳嗽。

那麼此篇的更新告一段落,十分感謝。

人類無解行為

人類的一些無解行為,引用自:Yahoo新聞:「人類10行為 至今仍無解」,在每篇後發表一些我的意見,也留著讓我以後慢慢思考。

●臉紅:達爾文努力解釋為何演化讓我們說謊時會臉紅;當我們臉紅時,他人會有所警覺。然而,有些人認為,臉紅可能有助於化解對立,或藉由洩漏弱點而增進親密。
–980807–臉紅應該與血液集中有關,因為說謊時血液必須自動集中到腦部促進思考,或許副作用就是臉紅。

●笑:當我們笑時,提振情緒的腦內啡會釋放出來,這顯然是笑的原因,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發現,平庸的言詞竟比笑話更具「笑果」。
–980807–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有時認真講話講出來的會更令人發笑。

●接吻:其原因不可能是遺傳性的,因為接吻並非遍行於所有人類社會,有理論指出,接吻與哺乳以及古人為讓孩子斷奶,而以嘴餵食的記憶有關,這強化了分享唾液與歡愉的關聯。
–980807–在人類的鼻子中有一個構造稱為「犁鼻器」,是專門接受費洛蒙的,而在人臉部是分泌費洛蒙最集中的地帶(另一個好像是腋下),因此演化或發展出以「鼻」去聞人「臉」的動作,最後演變成親吻。這是有根據及文章探討過的,至於此理論成熟度我不清楚。
–980817–根據此篇報導,再人們的基因中有一個稱作「kiss-1」,相信這很好理解,親吻也是從黑猩猩就會的習慣,詳細情形請自行詳讀。
補充:親吻有助身體健康,「研究發現,有經常熱吻習慣的人的壽命要比一般接吻的人壽命長5年。熱吻還是一種男女老少極佳的美容療法。」但個人並不清楚同性之間的「熱吻」會不會造成反效果或效果加倍,請有勇氣有興趣者實驗後告知結果,感謝。

●作夢:佛洛伊德認為夢境表達我們潛意識慾望的理論,已不被採信,作夢被認為有助於幫助我們處理情緒,然而為何我們會夢到怪異景象,則未能妥當解釋。

●迷信:該慣常行為沒有進化上合理解釋,有科學家認為,人腦的設計是用來發現模式並推論因果,因此給了不理性信仰的空間。
–980807–榮格提出的集體潛意識可以解釋此種現象,在遠古時代的人便已產生信仰的意識,且仍持續維持至今。

●挖鼻孔:惡心、普遍的習慣,但為何四分之一的未成年人喜歡挖鼻孔?而且平均每天挖四次?有人說這有助於提升免疫系統。
–980807–純猜測:挖鼻孔可以在無意識中產生快感。

●青春期:沒有其他動物會經歷叛逆、難以預測的青少年期。有人認為這段期間有助於在成年期前大腦的重整,或者讓人開始承擔責任前,進行行為的實驗。
–980807–個人同意此種重整的說法,因為社會已和求生不同,所發展出的過度期或許便是叛逆期。
–980817–推測:在青春期以前的所作所為基本上是為了求生意識與本能行為,青春期後便是在融入社會與實踐自我,青春期應是作為轉捩點的一段時期,人要從原本的求生演變到出社會。但此種理論暫時沒有根據,若是古代的人並沒有歷經此階段則可以印證這種說法,或許也文獻記載可供參考。

●利他行為:從進化角度看來,不求回報的給予是怪異的行為,有人認為利他或許純粹出於給予的快樂,或有助於群體的凝聚。
–980807–不自私的行為基本上來自於自私的動機。

●藝術:人類在繪畫、舞蹈、音樂與雕塑的表現或許等同於孔雀開屏,展現自己的求偶能力。但也可能是傳播知識與分享經驗的方式。

●體毛:身體長出纖細毛髮,粗硬毛髮則分布於生殖器官的模式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相反,有人推測,陰毛粗硬的原因可能與散播氣味、提供溫暖甚至免於擦傷有關。
–980807–在維基百科有很詳細的相關資料,功能有:減少磨擦(或撞擊..)、防止日曬、以及顯示自己已做好交配的準備。基本上個人認為這種說法已經健全,不知道為何還要在此提出。

睡眠剝奪與分段睡眠

睡眠剝奪(sleep deprivation)是指自願不睡或到了該睡眠時間不能睡。所產生的症狀有:工作效率降低、身心不健康、容易發生意外事件、疲勞、煩躁、注意力不集中。連續四天不睡覺,會產生錯覺或幻覺。
如果是在一段時間內睡眠時間減少,稱為部分睡眠剝奪,下下面會提到我的經驗。
與睡眠剝奪相關的實驗有不少,其中著名的便是心理學家讓受試者幾天不睡覺,測試各類參數的變化等等。相同的睡眠剝奪亦有被用在拷問與刑求上,據說美國曾以剝奪犯人的睡眠時間來虐待他,強迫他站著、製造噪音使他無法入睡等,因此可見缺乏睡眠對人體所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

分段睡眠是指中斷睡眠時間後再繼續補足,有某少部分研究認為分段睡眠對人體較有幫助,但我個人認為不太可信,下面再分享我的經驗。
所謂的睡眠可以分成許多階段:初睡、淺睡、深睡、沉睡、快速動眼睡眠,此為一個週期約九十分鐘,而正常人的睡眠則會經歷五個小有異同的周期。

以上皆是理論與知識部分,接下來是介紹我個人之前的人體實驗,雖然並不是正統可靠的實驗但也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睡眠剝奪:大約是在2009年2.3月左右(確切日期不可考),實驗期間一周,實驗者是我,每天皆上午7點整起床,入睡時間每天不同,大約是3到5點睡,其他時間沒有睡眠,計算後發現若以正常人一天8小時的睡眠來算,一周後我少睡了40個小時,也就是說多出了40個小時的空閒。而這多出來的時間我全數拿來看書,並沒有任何疲憊或效率不好的現象,事後詢問其他人也沒有人察覺異狀,但之後卻有感受到睡眠比較不容易睡飽,這段時間共喝了1.5公升的咖啡,宵夜每天一餐,其他飲食一切正常,無運動,無疾病,沒有明顯情緒起伏或任何無法理解之現象。
這個實驗的目的最初是為了測試我個人的極限,但並沒有繼續持續下去因此並沒有達到極限,但因為每人體質的不同應該會有所差別,僅供參考,歡迎其他人做出類似實驗後上來分享結果。

分段睡眠:實驗日期大約在2009年1.2月左右,實驗期間約一至二月,實驗者也是我,每天上午7點起床後上學,放學後下午6點回到家便直接睡覺到晚上10點,起床後吃晚餐看書到凌晨4點睡覺至7點,一共睡眠7小時,沒有無法入睡或其他睡眠疾病的現象,在實驗進行一個月左右便可以明顯感受到身體的不適,不管什麼時候睡醒都不會覺得飽,隨時都想睡覺但卻不一定睡得著,看書效率沒有感受到差別,詢問他人後有發現到皮膚變得比較蒼白,沒有感冒或疾病,無運動等。
結束後大約在4.5月便改變成晚上10點睡到早上4點,一共6小時,持續兩個月,可以明顯感受到身體的改善,雖然睡眠時間較少但卻證實分段睡眠較沒有效率。

以上是蠻久之前的實驗,雖然還有其他實驗的因素也完全沒有紀錄清楚,但是對我個人或其他人還是會有一些參考的價值。
接下來要介紹我正在進行的實驗,查過資料以後沒有發現類似的實驗,也不清楚會產生什麼現象或什麼後遺症,敬請期待。

這個實驗結合了睡眠剝奪與分段睡眠。
首先前置作業是保持清醒50個小時(睡眠剝奪)。
實驗日期:前置:2010/9/10 AM 7:00 至2010/9/12 AM 9:00,這段時間保持清醒。
2010/9/12 AM 9:00後開始進行分段睡眠
實驗對象:還是我
實驗地點:社辦
當時狀況:普通感冒(症狀:咳嗽)、無運動、飲食正常、9/8與9/9皆睡5個小時與平日接近。
在保持50個小時不睡後開始進行分段睡眠,目前暫定是睡五分鐘後保持清醒五分鐘再睡五分鐘如此循環,直到受試者無法承受。
目前所知初睡時期是大約20分鐘,這段時間內腦波非常不規律、意識昏迷。
實驗前推測可能會產生的症狀有意識不清、胡言亂語、幻覺、無法保持平衡、記憶力降低。

—以上是實驗前 2010/9/12 3:00
—以下是實驗後 2010/9/12 22:40

天氣晴,室溫30.1度。實驗結果乎意料。
實驗開始,2010/9/21上午10:00,一共51小時保持不睡,之後每隔五分鐘醒來後五分鐘再繼續睡,每次五分鐘,每十分鐘一循環。在進行到第5次左右以後開始出現四肢無力、頭痛之症狀,之後一直到第18次(190分鐘)前意識皆是半昏迷狀態,在第20次(200分鐘)時清醒,所有疲累感瞬間消失。
這次的實驗完全在預料之外,不但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的症狀,還補足了不足的睡眠時間(51小時),在19次之前眼睛都睜不開、感到眼皮沉重,第20次卻瞬間清醒,除了眼睛疲勞、咳嗽沒有減輕外,其餘缺乏睡眠可能出現的症狀全部消失了。

根據這次的實驗,我建立了一個理論原型,描述人體對於中斷睡眠所產生的補償機制: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為了可以應付即時的危險而產生了此機制,在正常睡眠期間並不會啟動,但一旦睡眠遭到分斷(遇到危險等),為了能夠在逃脫危險後仍保持注意力,儘管睡眠遭到分段,在精神上依然會持續亢奮。也就是說,分段睡眠的睡眠方式仍然會讓人感受到睡眠的飽足感,但在生理上對於睡眠的需求其實仍然沒有滿足,這便是為了在面對危險時能夠加以應付而產生的補償機制

以上只是純理論,沒有任何證據或其他人研究支持。
有另一說法為生理時鐘在經過半睡眠、半清醒的狀態結束後已無法分辨現在為何種狀態,因此只好繼續保持清醒。

實驗結束。
感謝 與 的支持與協助叫醒我。感謝 提供的另一種詮釋方式。
歡迎其他人做出類似實驗或找到相關資料後提出分享。

—20131016
找到大量資料,目前正在整理文獻、設計實驗,預計會在半年內進行長時的實驗。
目前處理問題有:如何測量精神情況、健康等指標。
預計進行4次30分鐘小睡。如圖

維基百科:多階段睡眠
他人的實驗:Sleep cycle experience
敬請期待,歡迎提供建議,有興趣者請聯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