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生物學

當和諧成為奢望 —— 論為何貪婪

        我們渴望、追求太多的「更好」,物質上,食衣住行;心靈上,快樂與情慾。你可能把它視為理所當然,我們幾乎把追求「更好」當作人的本性,我們也從沒有重新思考,為什麼人要不斷的追求更好的生活?

        從本質和起源上探討,人的慾望之所以無限,是大自然的設計。在原始自然中,人類的資源是永遠不夠的,食物無法囤積到一輩子夠用,武器工具、房屋隨時會損毀,我們學會收集並保留更多資源,為的是自己的生命保障。然而隨著社會的建立,問題開始產生:我們沒有體認到自己的資源已經足夠了,仍舊不滿的追求著。這是演化遺留下來的傾向,最初目的是在保障生命延續。
        你或許無法接受我說人的資源已經足夠了,多數人認為自己的錢不夠多,因此沒辦法買到所有想吃、想用的東西;或認為自己的生活不夠美滿,住家不夠寬闊、生活水準不夠好。但事實上,我可以保證你吃的東西夠了、住的地方也夠了,你只要拿政府救濟的低收入補助,一樣可以吃便宜的東西過一輩子,你住的地方再差(或許是露宿街頭),你仍然可以這樣過一輩子,生命之所需事實上已經達成。

        請想像一個例子:設想你現在處在連自身都難保的原始部落,隨時可能會有猛獸入侵,沒有田地,只能採集、漁獵,這時候難道你會定什麼偉大的生活目標然後追求它嗎。不會,我們會盡力滿足生活所需,這時就算食物夠多了,我們仍會多儲存一點,以防天災。但問題出在,當我們排除了意外的情況(如天災),人仍然會不斷追求更多、更好,因為演化機制沒想到,人會有「夠多了」的一天。

        因此我們貪婪。

        現今社會就是人擁有的「夠多了」,但我們每個人仍然在持續追求更好的東西。說真的,你問問你自己,你想要更多錢,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你不夠活過今天嗎?夠。你不夠活過這輩子嗎?事實上也夠了(或稍微做點事就夠了),那為什麼還要更好呢?以防萬一?多數人也預防了(我們知道在遇到大地震傾家蕩產時,會有人接濟我們)。那麼我們追求的那些更多,到底是為了什麼?

        現在可能你會開始賦予自己人生的價值,你可以說,我要更多錢,因為錢代表了人生的價值,而追求更高價值是人的本能(事實上人沒有這個本能)。你也可以說,我要吃更好的東西,是因為人的本能是要吃好吃的而非能吃的(那是想,不是本能)。或是說,我要活的有尊嚴,不只是活著(看吧,你只是在自己賦予「追求更多」這件事價值:尊嚴)。也可以說,我要追求心靈富足,因為那是在生理需求之上的「更高層次」。
你確定嗎?我們知道沒有了心靈上的富足,沒有了幸福感,沒有了生活中的小確幸,我們依然能活的好好的。但沒有了食物,肯定會死。

        所以什麼是人生的價值?那我們為何還要追求更好的一切?人的價值到底是大自然賦予的,還是我們自己賦予自己的也算數呢?設計上,我們貪婪,但你為什麼還要繼續貪婪呢?

當和諧成為奢望 —— 論快樂

註:原文有文意上的表達錯誤,已在下方補充說明,但為保持完整性仍保留原文。

        許多佳句都在叫人及時行樂、做快樂的事,他們可能以不同的包裝出現:從生命無常、秉竹夜遊,到做你想做的事、開心最重要。這樣真的對嗎?人生的意義是否快樂兩字可以概括?

        讓我們先看看快樂這件事是什麼。
        快樂,其實沒有這麼偉大,它的由來只是怕人做傻事的一種生理機制,讓人知道你該做什麼。講明白了,就是當你做了對的事時,身體會給你一種感覺,讓你知道:「哦,我做的對,而且我要多做一點。」這種感覺就是快樂。從原始一點的活動想起,人獵捕到動物、作物豐收、追求到配偶、找到安全居所、性交、子孫出生,這些都是會令人快樂的吧。這些快樂,很明顯就是要人們多做一點這些行為,因為有助於生命的延續。
        然而,隨著社會發展,快樂被一層又一層的制約。現在我們撿到錢會快樂,不是因為錢好吃,是因為錢可以買吃的(這就叫做制約,但你根本不是因為錢可以買吃的而快樂了);你買了一件衣服,覺得穿起來好漂亮、感到快樂,不是因為人天生要追求漂亮,是要吸引異性(人也忘了這件事)。好,然後越來越複雜的事情出現,你打贏了一場球賽,快樂到不行,這些跟生命到底有什麼關連?那你是在快樂個什麼勁呢?我們可以化約然後解釋它:贏球的快樂來自成就感,成就感是為了人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是在原始情況下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原來)是的,但這中間不是有問題嗎?事實上贏球根本對生活沒什麼幫助啊(還讓你累的半死)。快樂的制約本身沒有問題,但社會化之後制約了太多層,在這一層又一層的轉換之下,快樂變質了,已經不符合生命所需,而是幾近變成一種「純感覺」,然而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件次事,仍舊死命的追求快樂。

        先說聲抱歉,這樣說真的很殘酷,但你可以試著給我一個你在打任何球類運動的理由?不外乎是:健身、有趣、贏球的成就感、爽、交朋友,這些有多少是為了快樂?都是。但哪一個真的有助生命?大概除了健康以外都沒有吧(某些有,但那些不應該是你打球的主要目的,健身有更有效率但不快樂的方式)。

        佛洛依德認為,人的本我遵循著享樂主義。但自我仍可以提出一些不符合享樂的行為:像是取悅討厭的人,我們忍受不快樂,為了獲得可能的利益,排除掉你其實是想獲得快樂的情況,這些事應該都不會偏離生物原則吧?是的,沒有經過快樂這道「饗宴」,我們的所做所為基本上會符合本性。排除以快樂為目的做不快樂的事,如念書(假設你念書不是為了快樂)、上健身房(不是為了看帥哥),我們會發現這些更符合那些該追求的事物(念書為了生活品質、上健身房為了強身體魄)。當然,這不是說我們從今以後都要忍受痛苦不追求快樂,我並沒有否定它的價值,也不是說你不該再打球(但在我發現這件事後,我確實不打了)。我只是想問,你認為你在追求當下或未來的快樂,你到底在追求什麼?你真的知道嗎?

—20140123
        這篇想提出的問題是許多的快樂是受到制約的,但在很多情況我們不考慮實際需要的需求,而單純追求制約之下的快樂,這造成決策不理智的情況。舉例來說,一個富家子弟可能真正想要的是成家立業、安定生活,但因為他追求快樂,可能行為風流倜儻、到處揮霍,我們可以說他受「快樂」所迷惑,而忽略了他真正想要的。在這種例子中,我們通常可以合理的發現行為人是不理智的;但在理智的人身上,我們做出的常是正確的判斷,例如打球為的可能是交友聊天、運動健身、追求成就感,這些動機我們可以化約成為了快樂和健康,但我們並不能判斷這時是受到快樂迷惑的,因為交友確實有助生活。
        因此重要的問題在於,我們應該判斷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然後從事可以達成或有助於此目的的行為,而不應單純追求快樂,或以快樂來判斷行為的合理性。
        但在某些情況我們會或能單純追求快樂,例如無知的情況,當我們不確定行為會帶來什麼報酬時,我們可以根據此行為是快樂的來認定他是「好的行為」,因此一再從事,這有時確實是正確的,例如我們小時候出去運動;然而有時是錯的,例如吸毒。另一個無知的情況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我們可能會多方嘗試一些能獲得快樂的行為,這有好有壞,好處是,做了這些行為我們確實能感到快樂,而他可能真的是有助生活或確實是本人想要的;壞處是,仍然可能受到快樂誘惑,可能因為快樂我們便認定「那真的是我要的」。例如年幼時某人因為考試高分快樂,便認真念書,長大後發現知識確實是他想要的;或某人因為打電動得到快樂便荒廢課業,事後後卻發現這不是他要的。快樂在無知時變成了雙面刃,我們可以選擇相信或不相信,但仍然需要主動認知判斷。

        補充部分與原文有不同之處,是為我的文意表達錯誤,請優先參照補充部分。決策模型與對於目標的決定等詳細問題,會在撰寫中的人生說明書第二版中提及。
        感謝 提出質疑並與我討論使我發現錯誤,也謝謝他提出打球的動機。

—20140314
        補充林以正教授演講時所提到的以下現象。
        心理學上的概念「心流經驗」(experience of flow)與「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足以說明受快樂所制約後的心理狀態:

        Flow is the mental state of operation in which a person performing an activity is fully immersed in a feeling of energized focus, full involvement, and enjoy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activity. (Wikipedia)

        人在這種狀態下感受到快樂,但這時的情境與行為不一定是生命之所需,但我並沒有質疑這些狀態的價值,不過從純物理觀點,我們可以把這種經驗看做是一種心理狀態的自我調整。

延伸閱讀

論下輩子要當男人好還女人好:社會化與演化角度

        首先,我們判斷「好」或「不好」屬於價值判斷,也就是說,在現實世界沒有「本來就」哪個好,而是「我們認為」哪個好。也因為這樣,這會出現個人差異,因為既然價值判斷是出自內心認知,每個人必有其不同之處。
        而我是男的,雖已盡力保持客觀,但無法保證整篇不含主觀成分,若有人對內容感到性別歧視,則我會說是這個社會本身就性別歧視,這件事是好是壞,也是價值判斷。

社會化

        在大量的意見整理後,我將多數人對於此問題的的判斷條件整理如下(男女一併討論),下輩子當男性(不當女性)的:

  • 優點
    • 生理差異:力氣、身高。
    • 方便或自由:沒有月經、不用被壓、可以裸上身、可以站著尿尿。
  • 缺點
    • 社會責任或壓力:當兵、扶養家庭、感情流露受限制(不可撒嬌、有淚不輕彈)。

而另外有許多是男女類似的觀點,避免討論不完整補充如下:

  • 男性的肌肉需要扎實的練;女性的化妝也需要練。
  • 女性可以在公眾場合手牽手;男性可以勾肩搭背。
  • 男女都需要擔心身材。

        從以上觀點,看似當男性的優點比較多,然而若對照比較會發現,這兩個優缺點的內容根本完全互相解釋。
        生理差異是天生、無法改變的,這樣的生理差異在經過社會化後產生的便是缺點:社會責任。其中的因果關係雖無法證明,但我們應該普遍同意社會賦予男性更多的責任與壓力是因為「他們應該」。換句話說,男性不是因為天生需要當兵,因此力氣較大;而是天生力氣較大,社會因此規定男性當兵。
        而方便及自由同樣也是社會責任的反面,其中雖有些是生理差異,但在價值判斷內會被歸類到此類中者一併放入討論。
註:很容易發現,很多方便或自由內的敘述事實上是生理差異所造成的,我不確定這樣的分類是否適當,但不影響結論。

演化

        若我們從生物演化的觀點看待這件事,我們也只能得到一個結論:男女本身並無優劣之分
        這是當然的,在物種的繁衍上兩性或許負責的是不同的事務,但其重要性肯定是一樣的。我們可以藉由男女比例極度接近來印證這件事,但細微的差別則需要其他解釋,在此不討論。

 

價值判斷

        然而,以上並無法解釋為何在價值判斷上會產生個人差異(為何還是有許多人持堅決立場認為當某性別較好)。我認為有兩個主要原因:

  • 資訊不足或錯誤判斷
  • 權重差異。

        資訊不足所包含的情況包括:男性不了解女性經痛的痛苦;女性不了解男性社會責任的壓力等。錯誤判斷可能是因為誤把優點或中性條件當做缺點,或反之,如:有人認為女性不能風流為缺點,此人可能是男性,卻錯誤判斷女性不能風流。
        權重差異可能是個人差異最主要產生的由來,例如有些男性「特別不希望」承受社會壓力,因此此缺點對於他的影響極大,造成他認為當女性較好。或某人可能是女性,「特別渴望」風流但受到社會壓力而無法實現,因此想成為男性。
註:這兩個原因在其他文章內多次被我提及,我尚未明確肯定原因,有興趣者請參考人生說明書心物因果理論論希望

結論

        當男或當女根本沒有哪個比較好,如果你覺得有另一個比較好,則你不是資訊不足或錯誤判斷,就是你的權重有與他人有差異。
        然而這很正常,資訊不足是無法避免的,因此有許多男人想當女人,許多女人想當男人。

 

參考資料:

後記

        內容可能稍嫌有遺漏,歡迎大家補充,尤其是優缺點部分。
        雖我盡量排除掉價值判斷,但優缺點的分類仍然屬之,這部份有可能受到質疑。我認為這是此主題無法避免的,而我採用的優缺點則是以非常主流的觀點,也就是多數人同意其為優點或缺點的才採用之,應該可以避免此問題。若有質疑,歡迎提出。

—20140223
        根據《自私的基因》補充為何男女比例相等,印證演化上的雌雄並無優劣之別。
        個體看起來無法隨意選擇小孩的性別,但基因可以。若精子希望他擁有較多的男孩,它可以多生產Y精子,若母親希望只生女兒,它可以分泌某種選擇性的殺精液。
        族群選擇論無法解釋為何海象社會中所觀察到的交配現象中只有4%的男性,但為何有過多的男性在族群中浪費資源。假設在海象社會中,只生女兒的突變基因產生了。一開始雄性比例不會減少,所以雌性不會有找不到配偶的煩惱,所以此基因可以散布開來,而造成性別比例不均,但這時那些擁有少數兒子的雙親們便擁有了極大的好處,所以生兒子的基因便會開始散布開來。事實上,生等量的兒子與女兒個演化穩定的策略,任何違背它的必會遭到損失。

幽默概論

導讀

為何女性的擇偶條件中,通常都會有幽默此一條件?
如果你是女性,你是否好奇男性的幽默為什麼會有吸引力?幽默本質上的由來?如何才是幽默?為什麼女性常自稱笑點很低?
如果你是男性,你是否好奇為何逗女性笑在男女互動間顯得如此重要?或為何自己會不自主的在女性朋友面前搞笑?或是否羨慕那些富有幽默感、能吸引異性的同性朋友?

 

大綱

  • 定義
  • 本質與動機
  • 行為
  • 生理基礎
  • 演化意義
  • 父系霸權
  • 統計數據
  • 參考資料與文獻
  • 後記

定義

幽默來自英文「humour」,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的定義,「幽默是一種可以刺激發笑以及產生娛樂的傳播方式。」《牛津英語辭典》則將幽默定義為 「一種娛樂他人、使他人感到滑稽的能力。」由此可見幽默是一種能夠引發笑聲以及充滿娛樂效果的特質,並且幽默須經由傳播方能產生效果。幽默也被視為 一種內化並且再定義社會真實的認知過程,這個過程帶來愉悅的感覺,並且會使人們發出笑聲(Apte, 1985) 
而幽默感是一多向度的人格特質(Hallett & Derks, 1998)

本質與動機

1. 優越論(Superiority Theory) 
優越論主張笑源自一種優越感,這種優越感來自藉由他人曝露出的弱點突顯
自身的優秀,人們發笑是因為覺察到一股榮譽感油然而生(Critchley, 2002)
優越論的哲學立論主要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霍布斯而來,優越論強調的幽默面向是帶有規訓意味的,Billig(2005)認為霍布斯根本就把揶揄當作幽默的核心,而揶揄是自私的,因為這種自私來自揶揄他人的缺陷短處,即使人們自我譏諷(self-mockery),其本質依然與嘲笑他人一模一樣,因為人們拿現況與以前的自己做比較,進而產生優越感。因此,優越論的幽默對於那些被揶揄的人而言,並不是一種令人愉快的幽默形式(Meyer, 2000)
2. 不和諧論(Incongruity Theory) 
不和諧論又翻成不一致論或怪誕論。此派的基本論點是,幽默是突如其來地結合兩種看似天差地遠、毫不相干的概念或事物,進而引發喜劇效果(Billig, 2005)。與優越論和釋放論相比,不和諧論強調人理性的認知層面,排除情感和心理因素。
Meyer(2000)認為不和諧論的幽默遊走在挑戰社會規範的邊緣地帶,它以一種可被社會大眾接受的方式違背社會常理進而製造差異,這種差異不具有過分的威脅性但也不過份世俗。此類幽默近似於周安華(1993)所說的岔道式幽默與語配式幽默,岔道式幽默製造主觀預想和客觀結果之間的巨大落差,引導接收者的思路和情緒,最後再一語道破,製造驚喜;而語配式幽默則是玩弄語言文字的矛盾與不一致性,讓人們大吃一驚進而發笑。
3. 釋放論(Relief Theory)
釋放論認為笑聲是一種釋放的途徑,笑允許人們將平時被禁止的想法和能量宣洩出來,因此幽默就像是一個安全閥機制,讓人們正大光明的嘲笑他們害怕的事物,政治笑話特別與人們的恐懼和焦慮有關(Rybacki, 1991)。釋放論雖然源於Spencer,但直到佛洛伊德在《笑話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 一書中深入解析釋放論,該理論才為人所熟知(Critchley, 2002)
釋放論的主要論點是,笑聲經常伴隨著一種脫離拘束的抒發。「如果這個尊貴的、肅穆的、莊重的屬性受到貶抑,那一瞬間我們就從慣性的拘束狀態中解放出來,獲得快樂。突然釋放的能量激流通過全身。」(Bain, 1865)因此釋放論的幽默帶有攻擊性和反叛性,透過譏諷和反諷,人們因而獲得瞬間逃離的自由,當人們揶揄平時不該揶揄的對象時,這種釋放性的愉悅尤其強烈,笑聲就像是對社會秩序的反叛,挑戰社會規範(Billig, 2005)。因此釋放論的幽默情境時常是倉皇失措或是與爭議性議題相關的(Meyer, 2000) 

行為

「有幽默感的女人,不是會說笑话的女人。是聽男人講話時,笑得出的女人。」蔡澖
女性不需要幽默就能吸引人,而讚揚男性幽默就像是說女性漂亮一樣,換句話說,幽默就是男人的外表。德國研究發現,女人喜歡找一個懂得逗樂她的男人,男人則喜歡找能被自己的把戲逗樂的女人(Eric R. Bressler & Rod A. Martin & Sigal Balshine, 2006; Walker, 1988)。因而當陌生男女進行自然交談的時候,女人笑的燦爛程度預示男人約她的欲望,而男人笑的燦爛程度則與他對女人的性趣無關。因此男人在他想交往的女人面前,總是設法把她逗笑,就像雄孔雀開屏示愛一樣。 

生理基礎 

根據史丹佛大學的研究,男女的幽默反應系統大部分是相同的,我們同時運用語意知識的部份,但女性大腦的左前額葉皮層更活躍,這表示女人的大腦更注重語言的執行性加工、獎勵中樞更靈敏。研究還補充了一點:雖然獎勵更靈敏,但期待沒有男性更高。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通常女性的笑點比較低、較容易被逗樂女性天生喜愛幽默。

演化意義 

幽默時常會涉及到性,這樣的玩笑來自的認知是:
人生不過是一場必敗的努力,錢和名利無法遏制陽物的逐日疲軟。
男性在繁衍上所需負的責任較小,足以開玩笑的空間因此越大。但女性肩負繁衍任務、不能隨意放棄,因此不能像男人那樣肆無忌憚的談論性的幽默。 

 

父系霸權

看似無害的幽默從來就不是中性客觀的,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中,女人的幽默始終無法取得一席之地,陽剛的幽默被視為正統的幽默,這種幽默場域中的性別不平等,造成女諧星比男諧星更難成功博取觀眾認同。 

演化意義  擇偶

研究者發現,在男女互不熟悉時,男人的幽默感往往代表著聰明、善於溝通、生存能力強。一個女人若能懂得男人的幽默,則代表她溫柔、善解人意(有助扶養後代)。一般來說,由於男性被認為必須在社會中保有競爭力,因此他們比起女性更常展現幽默感(Weisfeld, Nowak, Lucas, Weisfeld, Imamoğlu, Butovskaya, Shen et.al, 2011)。因此有人認為幽默本身就是男性的特質,這表示他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女性不願展現自己幽默的一面。就因為幽默被認為是聰明的標誌、是男人優越感取之不竭的泉源,所以女性便只好做聽眾。 
而幽默的女人往往會讓男人感到不安,因為這證明她聰明。所以,對單身女人而言,幽默這個武器最好慎用,我們也常有機會看到女性用幽默來武裝自己。
         李欣宜(2012
在《我們一家訪問人》節目中,男藝人張兆志被王偉忠問及如果自己的女朋友很愛耍寶,他的感受如何,張兆志搖頭表示他會覺得不太舒服,因為他不喜歡女朋友蓋過自己的鋒芒。言下之意他理想中的女性伴侶最好不要搶他鋒頭,不那麼幽默搞笑。 

統計數據

然而,根據統計數據(Norman P. LI et.al, 2002),女性對於幽默感有穩定、顯著的需求,但卻不是最重要的判斷條件。在十個特質中(physical attractiveness, creativity, friendliness/sociability, intelligence, work ethic, interesting personality, romance, sense of humor, special nonwork-related talents, yearly income)女性看重智力、年收入、友善、有趣個性勝於幽默感;而男性看重外表、智力、有趣個性、創造力及幽默感。性別差異並不顯著。(請參照下表,Norman P. LI et.al, 2002


作用

補充:幽默的作用並不是我所關注的重點,但既然題為幽默概論,便在此稍微提及。
        生理健康上,研究指出笑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免疫力、亦有助於疾病的恢復及提升個體的痛覺閾限(Cousins,1979; Fry, 1992; Hudak, Dale, Hudak & DeGood,1991);在人際關係方面,幽默感有助於人際互動,對人際間可能發生的衝突和磨擦具有潤滑的功能(Kuiper & Olinger, 1998; Nezlek & Derks, 2001);在壓力調節方面,幽默感對壓力具有緩衝作用(stress buffering effects)或調節作用(stress-moderating effects)(何茉如, 1998; Kuiper &  Olinger, 1998 ; Martin &  Lefcourt, 1983)。幽默感具有正向機制,在面臨壓力時可使個體免於將注意力放在負向的想法上,知覺較少的壓力,降低壓力所帶來的不利影響(Deaner &
McConatha, 1993; Kuiper, Martin & Olinger, 1993; Kuiper & Olinger, 1998);在生活品質提昇方面,幽默感具有正向提昇作用(positive enhancement effects),可使人們以正向的態度面對人生與自我(Kuiper, Martin & Dance, 1992),亦促使人們保有正向的情緒,消除負向情緒(Fredrickson & Levenson, 1998; Kuiper & Martin,  1993; Kuiper & Martin, 1998; Carmen & Margaret, 1999)

 

參考資料與文獻

     

    後記

    這篇完全沒有獨創性的論點,主要在整理現有的文獻資料試圖理解問題。本來目標是藉由參考資料激發靈感以解釋問題,但發現參考資料解釋令人滿意。 
    定義與本質與動機及部分內容引用自:幽默的性別權力—綜藝節目女諧星形象建構初探。特別建議對擇偶條件有興趣者閱讀The necessities and luxuries of mate preferences: Testing the tradeoffs一文

    —20140705
    Vsauce:幽默與發笑(3:54)

    論希望:負期望值行為的由來與價值

            為什麼人會願意買樂透,就算知道期望值是負的,他們仍然買?而這樣的行為是否真的合適?又是如何產生的?

            這種行為來自於人在原始社會中因應資訊不足的情況,因為沒辦法每件事都估算機率與代價而產生的演化策略。舉例來說:一個原始部落決定是否要搬遷,他們因為不知道找到新居所的機會多寡,更不知道新居所的好壞程度,故無法決策是否要搬遷及計算其期望值。
            因此人有一種機制,這便是希望的由來,讓人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能踏出新的一步,而這在原始社會中是有助人類發展的[1]

            問題出在現實社會中資訊不足的情況變少了,而我們常可以明確計算出期望值,但人還是保留追求希望的行為特色。因此有賭徒。
            但也因此有偉人。
            然而機率本身不會變,我們可以從「偉人」和「未成為偉人而失敗的人」的比例略知一二。

            這樣的機制在現在的環境中使許多人做出不明智的決策,例如前例的買樂透(做公益成分可以其他方式代替)與賭徒心理。但如果換個角度,就結果論容易讓人誤解是好的決策,例如僥倖成功的生意人或股東,他們的負期望值行為或許恰巧發生在低機率高報酬的結果,而人們會稱它是勇敢放手一搏或預測精準(事實上他們無法預測),但此行為仍然是不適當的。[2]

            一個常見、簡化後的例子是:假設現在只有告白與放棄兩種選擇,且確定告白後會當不成朋友(完全負報酬),且告白成功的機率低,則依據期望值計算我們不應告白。但此時告白有希望效果(低機率高報酬),許多人仍會選擇告白,而這是明顯不理智的。[3]

            然而希望並不是因此就沒有價值的,由上而論,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藉由希望的判斷有可能是有益的。
            雖希望與信念所產生的動機驅力是不易估算的,可以藉由產生希望而增加某困難行為達成的可能性,但這種希望與上述的希望稍有不同,這種希望是「相信會成功」,但上述的希望類似於「覺得有可能成功」,兩者在語意上不同,無法比較。但有其價值是無法否認的。

    [1] 不一定有助少數群體發展,但有助全人類,因為無論其負報酬多高,都不致於使人類滅絕;就算得到高報酬的機率很低,只要有此機制就會有人得到高報酬。

    [2] 我們不能因為「相信」負期望值行為會發生在機率很低但報酬很高的事件上便從事,因為信念不會改變機率,儘管機率非零。若你對我斷言此行為「不適當」有意見,請換個角度想,從事一件容易失敗的行為是否適當?若我現在跳樓有極低機率學會飛翔,我是否該跳樓?(不跳我學會飛的機率幾乎是零吧)

    [3] 「有告白才有機會」、「不告白機率再低都不會發生」便是只看成功情況的片面計算。但許多情況沒有這麼單純,例如有不告白繼續培養感情此選擇,若要反駁請先確定假設是否相同。

    後記
            這篇計畫要打非常久了,但一直因為不確定演化基礎而無法下筆,儘管最後我的論點是無法找到證據支持的,但應該是十分合理的。目前沒有看過類似論點,所以應該是原創,但推測有許多相同的看法。
            感謝F.C.與我討論使我產生演化基礎是資訊不足的靈感,不知為何一直沒有想到。

    —20140208
            在原文中我提出的是原始資訊不足的環境使人演化出追求希望的負期望值行為。經過朋友們的未看發表意見後,我發現資訊不足所含括的情況實在很多,但仍缺少了「正確推論」,如同我在:心物因果理論中所提到的心理因果關係符合物理因果關係的充分非必要概括條件中的條件c:

    c. 資訊充足且正確的causal reasoning:使用正確的知識邏輯推理。

            而雖原文的重點集中在「追求希望的負期望值行為」而非「負期望值行為」,但就負期望值行為而論,我發現準確的說,資訊不足錯誤推論(~c)可能是產生負期望值行為的主要原因(充分非必要)。
            我們產生錯誤推論的可能性有很多,例如因為人注意到了樂透中獎的情況,或新聞媒體的報導集中於此,使人高估中獎的機率,造成期望值的誤判。吳宗霖:

    這一波彩券潮,有一部分也歸因於媒體的推波助瀾。雖然正反面例子都有,不過記者在報導時總是將中獎案例擺在前面,虧本的擺在後頭。

    或是從眾及迷信的行為。空心菜:

    前次結果的錯誤因果推論導致的迷信行為

    甚至包括心理成癮,這些都屬於錯誤推論。呂欣璟:

    擁有希望的感覺會成癮,就像抽菸一樣,明知期望值為負而為之。

            而資訊不足亦可能有許多原因,包括自己沒注意到,陳奕凱:

    我覺得人在面對利益抉擇的時候,會傾向注意有利於自己的部分,而非理性的負期望值造成損失。例如賭徒會看到一點點贏錢的機會,而不是看到大部分可能會輸錢的結果

     最後感謝這些回應的朋友們:陳奕凱、吳宗霖、空心菜、呂欣璟。(依留言次序排列)